進來的三位評審,其中一個是宋澈的老熟人。
顧華年,工程院的醫學院士。
一進來,顧華年的目光也率先鎖定了宋澈,臉上露出慈祥的笑意,彼此心照不宣的微微點頭。
隨即,宋澈又看向了顧華年身旁的兩個評委,頓時目光一凝。
這兩人中的一個,他也認識,很早以前在報刊和學術典籍里看到過。
韋西平,中央保健委員會的顧問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研究所所長、燒傷整形科名譽主任,一級教授、博士(后)導師!
除此之外,韋西平還擁有一連串的榮譽頭銜,譬如首屆“華夏醫師獎”,解放軍四總部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總后勤部“優秀科技人才建設伯樂獎”,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軍隊建設項目)、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野戰外科學)學科帶頭人,受到過諸多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可以說,這是一個集實力和榮譽的醫學至高存在!
大概是部隊的背景和經歷,使得韋西平的身上自帶著一股剛毅渾厚的威壓。
他一進門,目光如炬的掃視過去,令這些刺頭們的心頭不同程度的顫了一下,連一直吊兒郎當的胡芝書都下意識的改變坐姿,正襟危坐、不敢造次。
騫志飛見狀,心下一陣嘚瑟,心想總算有治得了你們的大佬了,當下就殷勤又客氣的道:“諸位,我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韋西平韋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的……還有這位,顧華年顧教授,工程院的醫學院士……”
相比剛烈的韋西平,嫻雅溫婉的顧華年無疑很平易近人。
這也符合了時下許多節目在選擇評委的特點:剛柔并濟,方能讓節目既有看點,又張弛有度。
介紹完兩人,大家的目光轉移到了剩余的那個老者。
相比戎裝的韋西平和休閑裝的顧華年,這位老者卻是穿著傳統的中山裝,戴著黑框眼鏡,極富學者氣質。
宋澈不認識。
而且憑借感覺,他隱約覺得這個人的氣質和形象,不像是一個醫生……
“這位是葛東旭教授,燕京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博士導師,醫史學研究中心的主任,《中華醫史雜志》總編輯和名譽主委。”騫志飛這般介紹道。
聞言,宋澈的心頭頓時雪亮。
沐春風和吳元奇也煞有介事的打量著葛東旭。
只有小蠻、龍源山和胡芝書還一臉呆萌,渾然不了解這個身份的含金量。
乍一聽,葛東旭的這些頭銜加一起,牌面都沒韋西平和顧華年來得大。
按世俗的眼光標準來衡量,也確實如此。
但對于資深的內行來說,這個身份,卻是相當特殊!
這個身份,在圈內,通常來說,被稱為醫史學家。
顧名思義,一種將考古和醫學結合在一起的頭銜。
或許很多人都會納悶,考古不就是考察古文物嘛,考察古代醫學做什么?
但別忘了,古代醫學和古代文物一樣,都蘊含著歷史的文化沉淀和故人的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