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他還很謙遜的鼓勵道:“學醫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治病救人,你們能被選上這個節目,就證明你們這方面的實力絕對是過關的,而我的職責,就是給第一線的醫生們輸送彈藥的,你們可以把我看成是醫學事業的后勤服務者,接下來的節目互動里也是如此,沒必要搞上尊下卑的那一套。”
觀其言、察其行,皆透露著一股虛懷若谷的氣度。
再聯想到他的特殊職業,宋澈不禁油然而生出一股由衷的欽佩。
當所有的聚光燈都聚焦在醫療前線的戰士,卻鮮少有人關注過那些默默無聞的后備力量。
正是有了這些后備力量的堅守和付出,傳統中醫的火種方能延續至今,這份職業,確實當得起所有醫者的尊重……
不過,恢復理性,宋澈又轉而思考起欄目組邀請葛東旭過來當評審的緣由了。
講道理來說,這是一檔評判醫學實力的節目。
而醫史學家的醫學造詣,其實有點參差不齊。
這個職業群體里,不是沒有優秀的醫者,只是概率很小。
畢竟有實力了,就意味著有前途和錢途,有幾個人還愿意埋頭辛苦搞后勤啊?
正如葛東旭自己說的那樣,他或許是由于實力不足以成為名醫,加上興趣使然,就轉行了這個偏門職業。
當然了,想要搞好醫史考古,就必須具備過硬的中醫實力,即便不出眾,也不能差太多。
欄目組請他過來坐鎮,估摸著是想凸顯出杏林中醫的文化底蘊吧……
思慮間,葛東旭看向了宋澈,笑道:“宋澈?”
“葛前輩有什么賜教盡管說。”宋澈也很恭敬的道。
“我可當不起賜教你的資格,要知道,我都是被你爺爺宋耀祖賜教的。”葛東旭朗聲笑道。
宋澈微微錯愕,下意識的看向了顧華年。
顧華年微笑道:“葛教授年輕時候剛開始鉆研醫藥考古,很多問題都是跑去請教你爺爺的。”
“沒錯,嚴格來說,你爺爺算是我的半個老師。”葛東旭半開玩笑的道:“你是你爺爺的孫子兼徒弟,勉強來說,咱們也算是半個師兄弟了。”
聽葛東旭這么熱情的套近乎,吳元奇和沐春風等人的心里頓時就有些酸溜溜的了。
他們挖空心思拍馬屁,結果這家伙杵在那兒一聲不吭,還反被評審主動攀關系,這也忒氣人了。
只能說這貨的投胎本事真強。
但是宋澈的心思卻活絡了過來,腦海里浮現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恰在這時,葛東旭有意無意的瞥了眼宋澈的左手,那一枚金菊花戒指,感慨一嘆,喃喃道:“菊花一開,飄香去病,唉,真是睹物思人啊。”
葛東旭,和爺爺有過醫學上的交集,又認得這件醫圣門的傳承圣物,想來也應該知道醫圣門的傳說!
結合他的特殊職業,那么龍骨從顓頊的陵墓里被發掘出來,莫非也是他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