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摧枯拉朽?人類主力的反擊就是。
雖然名義上是同時從三個方向發起反擊,實際上卻是正面戰斗打響反擊的第一炮。
來自第七集團軍的援兵,在人馬星域正面戰場集結了整整一個作戰集群,八千余艘主力艦,另外還有人馬艦隊的一千余艘主力艦,總兵力高達群千余艘!
這是人類首次在人馬星域集結如此強大的武裝力量,絕后說不上,但空前實至名歸!
按每艘主力艦平均載員一千兩百人計算,光是主戰場上的兵力,就能達到一千多萬人。
這還只是按驅逐艦的標準計算,戰列艦的載員還要更多一些,空天母艦就更不用說了,直接就是驅逐艦的幾倍。
別說是人馬星域,就是在聯邦主星域,這種規模的兵力集結也是極其罕見,從聯邦成立至今,一只手就能數過來。
開玩笑,只要開支戰艦,那就是往里頭可勁兒燒錢,集結個千八百艘意思意思,搞個演習已經是很大規模工,動不動就把一個作戰集群全都拉出來演習?
呵呵,當聯邦經費是大風刮來的嗎?
或許有人會問,不演習怎么提高戰斗力?
這個問題問的好,以往在科技水平有限的情況下,確實需要實兵演習檢驗戰斗力,但如今是什么時代?虛擬現實早就走進聯邦的千家萬戶,戴上頭盔或者貼上電極,甚至只需要靠近虛擬終端,就能立即進入虛擬世界,可以與現實世界沒有任何區別,也可以是科幻魔幻,或者干脆就是隨便什么風格的世界。
演習?
沒問題啊,連申請都不用打,需要哪支部隊參與,就把通知下到哪支部隊,然后參演部隊全部進入軍方專用的演習虛擬世界,所有武器裝備、行星位置距離,空間規則等等,全都按現實情況一比一復制,只要超光速通訊端口不出問題,多少艦隊都能拉進系統。
每隔幾年,軍方就要搞一次超大規模的演習,隨機挑選幾個集團軍,把所有戰艦全都拉進虛擬戰場,打一場毫無底限的幾方混戰。
越是沒有預設條件,打起來就越真實,轟炸行星什么的都是普通戰術,轟炸恒星不過是常規手段。
這樣一支艦隊首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所有參戰官兵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個個摩拳擦掌。
當進攻的命令下達,九千多艘戰艦在長達七百多光年的戰線上,同時向魚眼人占據了三百多顆殖民星發起進攻。
由于兵力極度過剩,人類艦隊不止向實控線附近的淪陷行星發起進攻,還悄悄越過實控線,向位于敵占區內的殖民星發起進攻。
魚眼人在實控線附近的艦隊還有點實力,淪陷區內也就仨瓜倆棗的,根本不是星際艦隊的對手,不過一小會兒,就有十幾個作戰分隊發出消滅敵軍的通報。
不過干掉敵人的艦隊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徹底摧毀魚眼人在殖民星上的存在。
這一點沒什么好說,雙方份屬死敵,不把魚眼人趕盡殺絕,怎么對得起因敵人入侵而死難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