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參軍潮席卷獵戶臂近端,特別是失去家園的民眾,盡管安置他們的行星提供了就有的待遇,可廣大青年甚至中年個個踴躍參軍,愿為奪回家園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軍方急需的技術兵種,甚至就是退役軍人,只需要簡單的培訓就能立即上崗。
大批戰艦重新啟用,大批人員快速到位,第三集團軍的整體實力好似吹氣球一樣迅速膨脹。
根據敵軍的方向和速度,北都參謀總部制定了一系列的對敵計劃,第三集團軍大部、第二集團軍一部,以及第七集團軍殘部均投入該計劃,針對敵軍進行了一系列襲擾引誘,而人類艦隊的主力,則集中到天鵝座X-1,二十二萬艘各型主力艦分散隱蔽,等待敵人的到來。
前后耗時四年零六個月,人類終于將敵軍主力引至天鵝座X-1,艦隊背靠黑洞列陣迎敵,至此,持續時間長達六十余年的第一次黑洞戰役拉開帷幕。
戰役不止是雙方主力的對決,敵我雙方的實力都非常強大,不管哪一方,都沒有一口吃掉對方的把握。
為奪取戰場優勢,雙方投入大量兵力潛入敵后,實施大范圍的破襲作戰,敵軍越過天鵝座X-1一千余光年,對人類后方的殖民星造成極大威脅,第二艦隊不得不抽出大量兵力圍追堵截,無形中大幅度削弱支援前方的力量。
人類可不是吃了虧不還手的性子,對敵后的打擊行動比對方還要夸張,深入一千多光年根本不是事兒,兩三千光年稀松平常,五千多光年半點不稀奇,甚至還秘密組建一支遠征艦隊,悄悄越過戰線進入人馬星域,在得到各個秘密基地的支援之后,遠征軍長驅直入沖進核球,只要找到敵人的行星,就立刻以最狂暴的手段予以摧毀。
核彈?那只是常規。
小行星?見效太慢。
空間武器和各種環境武器,才是艦隊的殺手锏。
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敵人打進了人類星域腹地,那么人類也沒必要跟敵人客氣,要不是核球實在太遠,大艦隊遠征確實有困難,搞不好就直接派它幾萬艘戰艦,將戰火燒開進核球。
這一手確實出乎敵人的意料,別看敵人進攻的力度如此之強,但人類也不是可以隨便拿捏的軟柿子,為了達到一舉消滅人類的目的,敵人將絕大多數戰艦抽調至前方參與作戰,以至于后方極度空虛。
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居然會有一支人類艦隊跨越一萬多光年的漫長旅程,將他們的老巢掀了個底掉。
慘重的損失令敵人暴怒不已,一邊調兵遣將圍剿核球中的人類艦隊,一邊加緊攻勢,準備在主戰場上扳回一局。
只是他們并沒有想到,這還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