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危局解除了,但北都的計劃僅止于此嗎?
當然不是!
除去勤王北都的八十萬艘戰艦,第五艦隊另有四十余萬艘戰艦陳兵英核星——那里是英仙臂最靠近核球所端的殖民星,也是第五艦隊進攻核球近端的大本營。
同樣是秘密出發,同樣是秘密越過臂際空間,當太陽系保衛戰的最終一役爆發的同時,秘密靠近核球近端的四十多萬艘戰艦已經與堅守于此的第八艦隊接上了頭,并于不久之后向核球內敵軍發起了真正的大規模進攻。
第八艦隊限于實力,都是小打小鬧零敲碎打,如今有了第五艦隊的配合,終于打了一場揚眉吐氣的翻身仗!
不過,洛薩人也不是那么好對付的,他們在核球內擁有數量眾多的殖民星,第五艦隊勞師遠征,原以為是打開了局面,可實際上卻是陷入了泥潭。
為此,北都及時調整原有的戰略部署,位于核球附近的艦隊全部并入第八艦隊,而且主動放棄進攻核球的計劃,改進攻為封鎖,隔絕核球內外的聯系之后,全力清掃洛薩人在核球之外的勢力。
兩個方向雙管齊下,人類從此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截止到7724年,人類共發起大型會戰12.7萬次,摧毀洛薩人盤踞的行星兩萬四千余顆。
7806年,人類基本肅清獵戶臂中的殘敵,正式反攻人馬臂。
7919年,人類重新擁有人馬臂,數百萬艘人類戰艦封鎖核球近端,全面建設預警體系,令洛薩人難出核球一步。
至此,經過長達一千七百多年的奮力拼搏,人類浴火重生,不僅擊敗了洛薩人,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擴張版圖,控制大片星域,成為銀河系南部星域真正的霸主。
期間,人類先后投入戰艦七千多萬艘,一線作戰人員四千多億,其他相關人員無法計算。
此后,人類迎來第二輪殖民熱潮,殖民艦隊開始向人馬臂遠端、向急忙和更遠的旋臂前進。
至于核球中的敵人……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徹底消滅敵人是唯一的結果,但北都高瞻遠矚,做出了暫不進攻核球的決定。
一來,核球中恒星密布,空間環境非常復雜,貿然進入后果難料;其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核球是洛薩人的大本營,人類的實力還沒強到一舉消滅洛薩人的地步;最后,歷史早已證明,一個失去了對手的強大文明,很難維持已有的巔峰,退步甚至分裂都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但是留下洛薩人就不一樣了,或許會給人類留下一個強大的敵人,但正是因為強敵在側,人類才不得不始終保持警惕,人類世界也不會因為失去了敵人而喪失目標,而是繼續團結在一起,齊心協力對抗共同的敵人。
洛薩人是一個強大的種族,一個難纏的對手,但更是人類征服銀河途中的踏腳石——銀河通史·洛薩戰爭結語。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