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想到了,肯定是SSTO飛行器,要不然領航者公司不會發那篇文章。”
“牛批啊,震撼,大門打開的那一刻,我還以為來到了未來!”
“淚目,天夏的航天器設計終于科幻了!這設計感,太炫酷了!”
“淚目個屁,爺青結,天夏的航天器竟然科幻了,這怎么保持戰斗力?”
“長25米,翼展20米,加上起落架高8米,翼身融合的乘波體構型加后掠大三角翼,怪不得造型那么凌厲,只是不知道引擎是什么,要是能看看引擎就好了。”
“剛才什么玩意飛過去了?”
“我看清了,大佬想看引擎,這不,唐隊長介紹了。”
“臥槽,領航者公司這是要跟坎星死磕嗎?引擎還真命名成‘飛鏢’了,哈哈哈!”
“據說是公司老板喜歡玩坎星游戲,兩家現在是戰略合作關系。”
“起飛重量約100噸,運載能力是2噸,這個運載比還算可以,不算太爛,但是飛機型的貨倉沒法跟火箭比吧?不劃算。”
“看清楚,人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載人的,不存貨。”
“對啊,如果你是乘客,你想乘坐這種,還是那種過一會扔一節的火箭?”
“這還用問?當然是這種,看著就安全!”
很多人都興奮了,當然,這里邊不包括那些原本想著進軍太空旅游的航天公司。
因為有了領航者的“飛鏢X”,載人龍飛船、CST-100星際客機、追夢者號太空船、新謝潑德亞軌道觀光火箭等等,都顯得很LOW。
別說這些商業飛船了,連國家航天機構的載人飛船都顯得有些落伍了。
不僅僅是飛行方式的顛覆,還有價格。
一張機票只需要100萬美元,一次可以運送8名乘客進入太空軌道。
嗯,在市場部的強烈要求下,4座客艙被改了8座。
兩噸呢,加上2名飛行員,一共也才10個人,一個人能分到200千克的重量呢。
單人肯定用不完這些重量,所以空余的可以裝一些太空餐、補給、雜物之類的東西。
不過駕駛艙加四座的6人版也留下了,可以往豪華了改裝,賣給私人,當真正的私人航天器。
甚至還有只留駕駛艙的,剩下的空間改“游艇”,自己考了執照開著玩去吧。
這是有人版本的,往后連無人貨運版本的都有,空間是沒法跟圓筒狀的火箭相比,但是運送一些小型的精密儀器和試驗品絕對合適。
水平起飛和水平降落,對比“直上直下”的火箭,那叫一個舒服。
最主要的還是價格,幾千萬對一百萬,真香!
前邊說有人版本的時候,人們的聯想還少一點,但是后邊介紹到無人貨物版,很多航天愛好者突然就對上號了。
就是冒險之星的技術驗證機“X-33”飛行器。
它也是無人載貨的SSTO航天飛行器,它不設任何窗口,也不攜帶宇航員,只運送貨物,以及攜帶精密試驗品水平的返回地面。
可惜,它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只是因為有些技術短期內不能突破,項目在20年前被終止了。
如果當時沒有終止計劃,而是繼續研究了下去,那么現在的美瑞肯載人航天,甚至國際載人航天局面,將會是個什么場景?
美瑞肯的納稅人怒了!
“20年前,我們到底做了什么?”
“大家別激動,真的只是因為技術限制太大,定位和前途不明,所以才終止任務的。”
“我們不信,你們這些大企業和政府最會騙人了,我們要真相!”
“這就是真相啊。”
“我們不信,我們就要真相!”
“……”
先不管美瑞肯又雙叒叕鬧起來了,唐超這邊說道:“明天請大家見證,‘飛鏢X’將會從這里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