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快,我們要看外星人,如果他們友好,我們就跟他們交朋友,如果他們不友好,直升機撞死他們!”
“不知道火星直升機上有沒有裝導彈,直接炸他丫的!”
“哈哈,我就喜歡這種想法,直接炸!我們地球人可不是好惹的!”
“打什么打,天天就知道打仗,好好交流一下不行嗎?”
“你懂什么,必須要打服他們,然后他們才不敢小看我們地球人!”
“宇宙里也只有地球人打來打去,你們去查查人類發展史,那就是一本戰爭史!”
“我們要和平!”
“對,核平!”
“你們踏馬說的是一件事嗎?”
咳,幾十億人看直播嘛,你們懂得。
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且距離第二近的行星,因此,它成為了目前除地球以外人類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
很多專家都說過,探測火星對研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變,了解火星的氣候、地質和資源,在火星上建立人類第二個家園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果有一天人類由于地球人口太多、能源枯竭或遭受其它星球撞擊等滅頂之災,可以向改造后的火星移民。
至于人類移民火星需要多久,專家們表示,由于火星距地球遙遠,火星本身也與地球有很大差別,所以要向火星移民需要攻克許多關鍵技術。
就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和速度而言,樂觀地說,可能要至少等100年左右。
也有科學家保守地認為要等800年。
甚至有悲觀的,得出結論是永遠不可能。
改造一顆星球的工程太大、太難了,尤其還是火星這種并不是特別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有那個改造的時間和技術,說不定人類已經找到更適宜生存的星球,并且開啟星際遠航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火星都要探索并開發一下,因為它不僅是人類走向更遠星空的里程碑,還是人類走向深空的一個重要基地和跳板。
而現在,“開拓者”登陸模塊的安全降落就是這一階段的開始。
雖然人類探索火星也有一些年頭了,也往上邊發射了不少探測器,哪怕有些探測車的重量都超過一噸了,但是對于火星來說,依然是微不足道。
而且探索距離極其有限。
雖然幾個月前有了第一架火星直升機,但是探索距離一樣有限,因為那架火星直升機太小了。
說是直升機,都有點瞧不起真正的直升機,那就是一臺會飛的照相機。
當然,大家的技術都是一點一點積累出來了,誰家也不能像領航者公司這樣上來就開大。
想當初孔雀國的火星探測開端,也只是“千里迢迢”送了一臺火星軌道……照相機。
探測器總重1.3噸左右,燃料0.85噸左右,真正的科研設備,也就是有效載荷15千克。
星際領航者公司這邊就是另外一種情況,自公司誕生以來,他們就沒做過多少技術嘗試,可以說非常違背正常的技術發展流程、
這也造成了很多人都懷疑領航者公司有更加隱秘的研究中心的現象。
甚至都不是懷疑了,而是肯定,要不然那些技術不可能憑空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