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大氣稠密得簡直就像液體,密度是地球大氣的100倍,壓強要比地球上大得多。
要在這樣的環境里激起稠密大氣的波動,需要的能量更大。
所以如果是同樣的聲音振動,到了金星上,它激起的金星氣體振動幅度更小,因此聲調變粗,聲音變弱。
而火星上的聲音會與金星上相反,聲音到了火星上會變得更加尖銳,但聲音傳播速度卻變慢了很多,傳播距離也會短得多。
那是因為它地表的聲音傳播情況相當于地球上空3萬米高的大氣情況,空氣稀薄的一批。
十幾年前美瑞肯的宇航局發射了鳳凰號火星車,目的是探測火星極地的土層或冰蓋之下有沒有生命。
那次火星登陸,科學家順便添加了麥克風。
鳳凰號著陸比較幸運,整個過程被歐羅巴的火星快車軌道探測器捕捉到了。
通過鳳凰號上的麥克風,科學家可以聽到鳳凰號著陸的聲音。
當它隨著降落傘下降的時候,聽到的竟然是細密雨滴的聲音,然后是雨滴聲夾雜著哨音,哨音越來越尖。
當鳳凰號脫離降落傘自由下落時,哨音變得異常刺耳,再后來著陸反沖引擎打開,可以聽到類似機器人發出的聲音。
對于越來越尖的哨音,科學家的解讀是這樣的:應該是歐羅巴的火星快車飛過鳳凰號時的多普勒效應。
就像一輛火車從遠方駛來時,我們會感覺鳴笛聲音越來越尖,火車經過后,鳴笛就變得越來越低沉了。
鳳凰號在火星空氣中穿越的聲音確實比地球上的聲音更尖細得多,但是越來越尖,而且尖細到刺耳的地步就是多普勒效應導致的。
至于那些聽到的細密雨滴聲,科學家們初步猜測應該是火星上空的塵埃或離子對火星車撞擊導致的。
而今天,用“噸”做基礎質量單位的“開拓者號”上裝載了更加精密的聲音收錄裝置,可以更清晰的聽到各種聲音。
“天空開拓者號”無人探測直升機起飛的聲音非常巨大,但是通過稀薄的空氣傳到聲音收錄裝置中,然后再轉換成信號傳遞到地球,再由信號轉換成聲音,億萬人類聽到的則是尖銳的“嗡嗡聲”,而且聲音也不大。
好在登陸設備剛進入大氣層的時候他們也聽到了細微的“雨滴”聲,所以調高了音量,現在的聲音可以聽到。
不過隨著直升機越飛越高,僅僅飛出去幾十米之后,人們就聽不到聲音了。
空氣稀薄的地方,聲音傳播距離就是這么尿性。
而剩下的,就是直升機幾個小時的趕路時間。
雖然唐超知道那四名外星人是誰,但是其他的地球人可不知道,所以他也只能裝作不知道,為此還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接觸方法。
根據直升機的單次飛行時間,登陸地點到外星人所在地是可以直飛的,但是所有人都不允許他那么玩,必須在接近外星人所在地的時候降落修整,飛行電力充電完畢之后再飛過去。
如果直飛過去,直升機肯定會進入長達30分鐘的“僵直”時間,萬一要是出了什么星際外交沖突,想跑都跑不了。
所以必須保證直升機支持飛行的電量相對充足,有問題馬上飛走。
外星人飛船墜毀了,經過長期的衛星監視,人們發現他們沒有多余的飛行設備,大概率無法對直升機造成傷害,也趕不上直升機的飛行速度,直升機可以跑掉,然后再從長計議。
這是一次難得跟外星人接觸的機會,哪怕不是由自己主導的,任何國家也不想隨意浪費掉這次機會,尤其是那些沒有航天能力的國家。
是的,唐超這次是跟聯合國大會連線的,他的頭像同樣出現在聯合大會的現場,而現場最大的一塊屏幕,顯示的就是這次的直播畫面。
如果這次接觸出現意外,下次接觸,可就沒大多數國家的事了。
畢竟其他國家可不會像領航者公司一樣全球直播,雖然簽了信息共享協議,但連直播都沒有,共享的信息能有幾成可信?
這可是跟外星人的接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