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回應了一聲,看著金屬鏡片開始尋找信標,反射的光柱從兩人身前掃過,逐漸照在了信標所在的月球車上,然后穩穩定住。
“哈哈,成了,林姐,我這輛車的太陽能獲取率上升了!”
看著月球車接受的光照強度與能量轉化率數據獲得提升,彭子真高興的跳了一下。
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波進駐月球基地的宇航員,可以說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試驗的一部分,都代表著一個方案的驗證工程。
如果這個裝置可以達到實驗要求,那么他們開采水冰礦的難度將會大大降低,甚至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在這里直接建立提煉中心。
“先別高興的太早,”作為副指令長,林洋可沒地質學家那么容易樂觀,說道:“你上車活動活動,往陰影區開一開,我們需要更多的對比數據。”
“好的,林姐。”
彭子真領命站上駕駛位,操縱手柄驅動自己的月球車前進,因為信標的準確性和鏡片轉頭的靈活性,光源的追蹤一直很穩定,沒什么太大的波動。
進入永久陰影區,哪怕月球車的探照燈不開啟,它周圍也有一些亮光。
一是因為反射鏡片比較大,反射的光源面積也大,所以有些光會穿過車輛結構和周圍投射到月面上,二就是月球車的一些光滑表面會反射光芒,也可以讓周圍稍微亮一些。
進入陰影區,沒有了本來陽光的光照加持,只有鏡子閃射的光,加上彭子真駕駛車輛的時候可能會擋住一些光,但總體上來說最少也有60%的太陽能板受光,能源轉換率還可以。
加上增加的大塊電池,改裝的月球車走到沒電的月球車位置綽綽有余。
要想更深入恐怕就不行了,光線反射裝置的高度有限,月球的表面曲率又大,如果車輛再下到一個坡下或坑里,就照射不到了。
不過這也足夠了,只要通過試驗驗證,證明這種方案可用,地面會制造更大的裝置送過來,還會建設更加專業的光線接收裝置,早晚人類會在永久陰影區暢通無阻。
“測試完成,裝置可以使用。”
林洋檢查完這個反射功能系統說道:“子真,那就按照計劃進行,三個任務,一是把沒電的月球車拖出來,二是采集冰塊,三是確認反射光線對永久陰影區的影響。”
“我們的時間足夠,任務按照計劃進行,不要急躁,時刻保持跟我、跟基地、跟地面指揮中心的通訊,有問題就問,明白嗎?”
“明白。”
陰影區,已經打開月球車探照燈,目光堅定望向深處黑暗的彭子真說道。
車輛按照之前壓出來的車轍印前進,外邊反射鏡面隨之轉動,反射出來的光柱像一把利劍一樣刺破黑暗,為月球車提供取之不竭能量,還為宇航員和月球車提供熱量,減少能量耗能。
按照計劃,林洋等在陰影區邊緣,就像之前的分組計劃一樣,留有救援力量,順便進行其他任務。
林洋照看這反射設備,然后跟地面指揮中心匯報情況。
地面指揮中心可以看到數據,可以聽到宇航員的全程交流,甚至可以從宇航服的攝像頭視角看到一切,不過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宇航員親自匯報,并且加以確認。
“是的,唐總,彭子真已經駕駛月球車進入永久陰影區。”
“鏡面反射裝置初期證實有效,反射光線跟蹤穩定,能源轉換率很高,可以持續供應電能。”
“后期效果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