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好的,就是在第二部《縱橫》、第三部《崛起》均有出場的羋八子宣太后。
而第一部《裂變》,坦白說幾個女角色的塑造并不是那么出色,人設看似出彩,實際上很單薄,感情戲也多少帶著點狗血。
女主白雪,這個角色是虛構的,本是魏國商人之女,美貌驚人,有膽識智慧,是一個很有抱負的女子。
但礙于女性身份,一直沒有一展所長,后來遇到商鞅,就把夢想投注在商鞅身上,全力支持商鞅變法。
當然,前期是欣賞,后期隨著兩人感情升溫,支持更多的變為了愛意。
白雪的人設就是商鞅的紅顏知己兼妻子,為了商鞅變法,也受了很多委屈和犧牲,最后和商鞅一起死去。
左樂覺得這個角色其實沒啥說的,就是一個典型的古代賢妻,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她在整部劇最大的**片段,就是大結局商鞅行刑之前,和商鞅來了一段深情戲,然后自盡殉情,隨后商鞅從容赴死。
前文也說過,早在《甄嬛傳》拍攝之時,水淼淼就把這個角色定下了。
一個深情大氣的女子,對于封了視后的七水來說,根本沒有任何難度。
再說女二贏熒玉,也是一個虛構的角色,秦獻公的小女兒,是個巾幗豪俠。
這位在原版中和商鞅、白雪來了一段三角戀,有些狗血,但也不是完全的硬坳感情戲,這里面有一定的政治元素。
劇中,商鞅來到秦國變法,觸及了很多人的利益,受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當時變法剛剛開始,還沒有見到什么成效,反而因為變法鬧出了不少事,雖然有秦孝公支持,但還是給予了商鞅很大的壓力。
其中,反對聲音比較大的一種說法,就是商鞅是外國人,一個外人主持秦國變法,大家信不過。
而沒有什么,比商鞅娶了秦國公主更能證明他不是“外人”,取信秦國。
贏熒玉這邊也因為之前的經歷喜歡商鞅,是有心和其成就好事的。
當時的秦國太后希望女兒有個好歸宿,秦孝公也有意把商鞅變成自己的妹夫,親上加親,讓商鞅和秦國綁得更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另外的劇情,導致商鞅在秦國的啊處境更艱難,成為秦國“駙馬”,是最好的破局方法。
迫于各種壓力,和商鞅情投意合的白雪主動退出,商鞅和贏熒玉成婚,更加順暢的主持秦國變法。
所以,雖然是一段狗血的三角戀,但這里面有很多的各種考量。
而且區別于一般的三角戀,兩個女主角打生打死,白雪和贏熒玉的關系不錯,兩個人都愛商鞅,都輔助商鞅完成變法。
家國大義為先,兒女私情放后,沒有戀愛腦,是左樂比較欣賞的一點,所以他思慮再三,沒有刪除這些戲份。
另一個重要的女角色,就是秦孝公的母親,秦國太后。
這個角色具備了優秀老年太后的所有素質,是一個很正面的角色,深明大義,知曉是非,是秦孝公和商鞅的堅定支持者。
說起來,秦朝太后很多都是難得的賢后,能力都很強,給予在位秦國君主很多支持,直到趙姬的出現。
心疼祖龍一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