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百年之后,老兵們覺得跟誰更踏實,更有盼頭。
老兵們的答案是,次子嬴渠梁。
秦獻公心里有了數。
而秦國朝堂這邊,老世族也察覺到了秦獻公的情況,開始搞串聯,打算扶長公子贏虔上位。
之所以選贏虔,就是因為他有勇無謀,更好忽悠,而次子嬴渠梁極有主見,非易與之輩。
老世族的領頭人甘龍,深諳權術,不想摻合奪嫡之爭。
當然,主要他已是秦國人臣之首,任誰成為下任國君,都不會影響他的地位。
所以明面上的老世族的領頭人是他的弟子杜摯,老甘龍穩坐釣魚船,隱居幕后。
杜摯成功,贏虔上位,對他也有好處,皆大歡喜。
杜摯若是失敗,被嬴渠梁報復,甘龍本人沒有參合其中,也不會被波及。
這位《大秦帝國—裂變》大反派剛出場,就已經展現出其非常老辣的手段和深不可見的城府。
老世族的積極行為,沒有瞞過秦獻公,他意識到,如果老世族和老大贏虔勾結在一起,自己心儀的繼承人嬴渠梁就危險了。
秦獻公十歲時,他的父親秦國國君秦靈公去世,君位被他叔祖父所奪,幼年的秦獻公只能逃亡魏國躲避。
此后秦獻公一直流亡了29年,直到等到秦國內亂,才從兩歲的秦出公手里奪回秦國君位。
秦獻公前半生因為公室內亂,骨肉相殘,吃盡了苦頭,他太知道奪嫡之爭給國家帶來的禍患。
所以,秦獻公下了狠心。
他召來老大贏虔,釣魚執法,詢問贏虔想不想當國君。
在父子二人的房間外邊,藏著刀斧手,可以說,只要贏虔暴露了野心,為了避免后患,秦獻公八成要為秦國來一場虎毒食子。
好在,贏虔不管是出于敏銳的求生欲,還是確實沒有野心,他的回答讓秦獻公十分滿意。
說實話,秦獻公不想殺贏虔。
于私,這是他的親兒子,還是賦予厚望的長子,于公,嬴渠梁獨力難支,需要贏虔誠這樣的自己人輔佐。
秦獻公消了殺心,但對大兒子還是沒有完全放心,他聲淚俱下,半是哀求半是逼迫讓贏虔立下血誓。
忠心輔佐嬴渠梁,絕不染指秦君之位。
贏虔是個孝順孩子,雖然因為老父的逼迫很是傷心,但還是斷指寫下血書。
看到大兒子被逼成這樣,秦獻公也是不忍痛惜,但是沒辦法。
無情最是帝王家,想坐這個位置,就要舍棄一些東西。
秦獻公叫來次子嬴渠梁,把血書交給他,告訴老二,如果將來老大有了不臣之心,拿出血書,可以反制。
之后,秦獻公交代了嬴渠梁一些國策,病逝于榻上。
父君逝去,嬴渠梁十分悲痛,但眼下除了悲痛,更重要的是他要順利繼承大位。
已經串聯了許久的老世族,在朝堂之上虎視眈眈,嬴渠梁想要登上大位,首先要擺平這些人。
而到這,《大秦帝國—裂變》的前四集的劇情,也由此告終。
雖然集數不多,但干貨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