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能組建一支還不差的師資隊伍,只能是用錢砸。
有些清貧的老教授,難免也會遇上事情,而且大部分是子女的事情,迫不得已,只能放下珍惜了一輩子的臉面,跑出來賺快錢。
恒達為了拉攏一些教授,解決的就業關系就有一千多人
夏璃解釋道:“機構排名這種事情,一定要去做,你可以等以后學校真的名揚藍星了,再停止這些事情,那時候你可以不在乎,當前的國際環境是不行的!”
許建城好奇道:“我看你也是很務實的人,為什么這么在意那些虛的?”
飯都吃的差不多了,許老板對夏璃其實挺滿意,前面聊的都挺好,對方說了很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就是不知道什么,她對這個排名如此重視。
實際上他的想法才不符合當前情況。
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大學的排名沒有不重視的。
龍國上上下下也是如此,教育部乃至更上層領導,都對教育極為重視,而重視的體現之一,就是學校的排名。
這關乎到每個學校每年從國家能拿到多少撥款,能拿到多少教授名額,能開多少個院系,能招收到什么樣的學生!
一個重要的大學,還影響一大批人的升遷,影響一個區域的經濟。
學生和學生家長,也對大學排名極度迷信,填志愿能填第五名學校的,就不想填第六!
這種情況后來才會改善!
發現大學的國際排名處處是生意,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神圣,上層意志發生改變,國內很多高校慢慢的就不樂意參與了。
學生和學生家長,也逐漸對大學排名去掉了濾鏡。
為什么那么重視大學排名?
許建城這個問題,夏璃簡直可以用她的前半生來說明。
她是帝城名校畢業,同學九成都出國深造,然后就不回來了,偶爾過來一趟,往往帶著那種國外名校的優越感,大談國家制度,對比對外環境,言談之間頗有以龍國身份為恥的遺憾。
夏璃對此不爽,她開始支教,小學、初中、高中都支教過。
她的學生也有考上名校乃至出國的,但是出國的人回頭對國內的名校往往嗤之以鼻,他們說自己國內名校的身份,在外國并沒有得到多少認可,往往還不如國外一所二流學校來的實在。
所以很多在國內已經取得不錯學位的人,還會去國外繼續“深造”,而那種深造,就是混一個國外文憑,方便他們找工作的時候拿出來用。
國內大學一文不值?
夏璃有種挫敗感,她開始登山、旅行,到國外去進修。
仔細對比國內高校和和國外的差別,有些地方確實不如人家,比如科研,比如課題的前沿性,這些方面確實差了不少,但也不至于像她的同學、她的學生說的那樣不堪。
她動了辦學的心思!
想要在龍國辦一所不同于帝城大學那種官方背景濃厚的一流高校,這個難度顯而易見。
她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找贊助拉資金自己辦學。
一種是找個底子不錯的學校,拿到話語權,主持工作,發展成為世界名校。
第一種顯然更難,她不僅要全力消耗自己的人脈,還要趁夏書記沒退,盡可能的動用關系,夏璃不想自家老爹難做,想用第二種方法。
她搜集了不少國內學校的資料,很少有符合自己要求的。
聽夏瑤介紹了恒達的兩所學院,夏璃意外的發現,這兩所新學校挺不錯,如果運營的好,二十年做成世界一流大學,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最主要的是,他們老板不差錢!
一頓飯聊下來,她看得出許建城對學校很有想法,只是某些方面和自己的理念有差別。
怎么辦?
要不要色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