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腦里不斷回憶的嘗試,似乎一瞬間擊穿了什么,一連串鮮明清晰的信息流入腦海。
他竟然在意識里復現了《這樣的戰士》全文!
“戰士在無物之陣中行走,他的槍是對準敵人的,可他根本就找不到敵人,所有人都對他點頭問好,用點頭作為殺人不見血的武器,他沒有目標,但他依然舉起了投槍……”
楊哲用自己的話語大致說了一遍。
羅銳終于笑了。
“是這樣的,楊哲,你對作品很熟悉,一般的本科生通常不記得這篇。你還記得魯迅的第一本雜文集是什么嗎?是《吶喊》,那么第二本呢?”
“《彷徨》。”
“對!可是你知道他為什么彷徨嗎?因為,一開始,他想要吶喊,他認為自己的敵人是統治者,而他的同伴是民眾,他是在一個大集體中去反抗那一小撮統治階層。可當他真正把人喚醒了,他又發現,那些人不過是庸眾,他們根本就不想反抗,反倒要倒打一耙。于是他不再是一個大集體,他的對立面不但有統治者,還有庸眾。他于是彷徨了。”
“《彷徨》中有一首詩,‘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新文苑,舊戰場,就是左聯與舊文人,魯迅發現,他無論與左翼還是右翼,都不一樣,他沒有戰友,他是孤獨的。”
“讓我們再看《這樣的戰士》,這也是一個孤獨的戰士,戰士手中的槍是用來作戰的,可他連敵人都找不到,卻要中暗算。其實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明面上一個個笑容滿面,暗地里卻會有人害你。但魯迅卻沒有放棄戰斗,他依然向著無物之陣投槍,哪怕衰老,死亡,他也沒有放棄。”
“這就是魯迅。楊哲啊,你看書的時候,不能單單為了應試,把文學當作單純的知識來學。你要多讀原著,用心去體會作家的心靈,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感悟作品,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學問。回去好好看書吧。”
“就講到這里吧,張老師,我先走了。”
羅銳與張昭全打了個招呼,站起身,正要離開。
“等等,羅教授,我想問您一個問題。”
楊哲忽然開口叫住了羅銳。
羅銳停了下來。
“我想問您,如果我想在一年內發表一篇C刊論文,有沒有盡可能速成的辦法?”
------
遇到文科專業內容,我們不要怕,勇敢地面對它,奧利給!
寫這一章一個是因為后面劇情會用得上,二個是為了塑造角色,三個是因為,理科學霸文可以一整章專業論文,咱也可以啊。
食用本章可以配合魯迅的《野草》原文。很短的,畢竟散文詩。
另:主線劇情開始后,就不會有這種大段的學術內容了。
以及,以上內容可以放心作為文科知識學習,我以我的專業水平保證,這段內容是我先咨詢,隨后某個水平比我高太多的學者(二級教授)向我口授,我只是記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