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張公瑾贊同的點頭。
“至于方才那隊突厥士兵,開始之時,警惕性還是有的,但知道我等身份后,警惕性便降低了不少。后來為了得到布匹,很容易便將其部落首領住處告訴別人,說明突厥士兵容易被一些小恩小惠而收買。”李在古接著道。
張公瑾又贊同的點點頭。
“目前來看,草原上的人毫無戰斗的準備,若有大軍殺到,估計草原上的人根本反應不過來。”李在古繼續出聲。
“李將軍分析得極是!”張公瑾點頭微笑。
頓了頓,張公瑾話鋒一轉,接著道:“草原上的人除了警惕性不高外,如今深受雪災之苦,牧草不夠,馬牛羊餓死,獵物也減少,連人也吃不飽。”
“如此說來,大唐的戰機確實已到來!”李在古降低聲音,若有所思道。
張公瑾“嗯”了聲,謹慎道:“因而,此次任務不容有失!”
“明白!”李在古點頭。
他們一邊說著,一邊迎著風雪繼續趕路。
趕到突利可汗所住的地方,天色已黑。
突利可汗熱情地招待李在古等人。
當天晚上,李在古和張公瑾都沒有勸降突利可汗。
只是告訴突利可汗,大唐皇帝愿與突厥交好,和睦相處。然后,又將帶來的財物贈給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表示了真誠的感謝。
翌日。
一大早李在古去找張公瑾,打算商議如何勸說突利可汗歸降大唐之事。可沒想到,張公瑾昨日感染風寒,病倒了。
張公瑾不想耽擱事情,吩咐李在古去勸降突利可汗。
開始的時候,李在古表示推卻。
他對張公瑾說,此事重大,他人言微輕,萬一搞砸了,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張公瑾卻對李在古說,他相信李在古的能力,會處理好此事。
圣上之所以委派李在古陪同他前來,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預防他發生意外,李在古可以頂替他。
他還說,李在古之前能夠順利勸降壓龍寨,說明李在古的能力足夠應付此事。
李在古只好臨時受命。
機遇的到來,有時候就是毫無預兆。
是否能夠把握住機遇,并不是每個人能夠做得到。
一個明智的人,總能抓住機遇,并讓其變得更好!
但是,機遇到來的同時,往往與挑戰并存。
目前的機遇,對于李在古來說,更像是挑戰。
李在古找到突利可汗,讓其屏退左右,然后將此次前來的真正意圖告知突利可汗。
突利可汗聽到對方要他歸降大唐,臉色變了變,眉頭緊皺。
他沒有立即表明態度,而是沉默起來。
李在古見突利可汗不出聲,便態度誠懇道:“末將知道可汗有所顧慮,可如今的頡利可汗任用只懂得諂媚的奸臣,以致諂臣恃勢專權,大量地改變突厥本族各部落舊有風俗,又使得政令變得繁瑣苛刻,很多部落大為不滿。
不止如此,頡利可汗疏遠突厥本族人,信任其他外族人士,而那些外族人貪得無厭,反復無常,導致干戈連年不息,使得突厥本族百姓困難不堪。”
關于突厥各部落的事情,以及突厥與各個外族之間的事情,李在古早已有所了解。特別是一路上,張公瑾對他講了很多關于突厥的事情。
突利可汗看了李在古一眼,眼珠轉了轉,但保持沉默。他知道,李在古的話還沒有說完。
“今年草原不幸趕上大雪天,雪深達數尺,以致牲畜很多被凍死,加以連年征戰,百姓不事生產,很多部落鬧饑荒,百姓都饑寒交迫。而頡利可汗不僅不體恤各部落的交困,反而向各部落征收重稅,各部早已怨聲載道。”李在古接著道。
突利可汗動容,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