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官宣讀過敕旨后,要回去復旨。
李神通急忙叫住宣旨官,想從他的口中打聽他的兒子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宣旨官沒有告訴他們具體如如何處罰他們的兒子,只是讓他們趕去大理寺了解。
送別宣旨官后,李神通和高甑生連忙趕去大理寺。
至于蕭瑀,則沮喪地回家去。
蕭瑀回到家后,越想越氣,悲傷不已,沒多久竟然大病不起。
李神通和高甑生趕到大理寺,了解過后,對于他們兒子所受的處罰,既痛心,又痛恨。
因為此事,高甑生心里埋下了對李在古的仇恨種子。
李神通知道自己的兒子居然被削去爵位,貶為庶人,又想到自己也受到牽連,心里很不服氣,決定去找李二問個明白。
李二回到甘露殿,用膳過后,正要批閱奏折,門外內侍忽然報告,淮安王李神通求見。
李二眉頭略皺,他讓內侍宣李神通進來,同時猜想李神通前來應該是為了被處罰之事。
行過君臣之禮后,李二示意李神通坐下。
“王叔見朕有何要事?”李二放下手中的奏折,擠出一絲笑容問道。
剛坐下的李神通倏地站起來,對著李二作揖道:“陛下,臣此番前來,是要問陛下,為何削去銳兒爵位,并貶為庶人?為何停了臣的俸祿,并令臣于家中閉門思過一年?”
李二瞥了一眼李神通,徐徐道:“孝銳違反大唐律法,其罪本應削去爵位,貶為庶人,并徒三年,朕因考慮到其身為宗室,故免去其徒三年之罪。王叔若不服,朕可以讓三省修改敕旨,增加孝銳徒三年之罪。
至于王叔,相信讒言彈劾忠良,若朕不是看在宗室的面上,王叔的爵位也沒有了!朕已將爾等輕判,王叔還不服?”
李神通臉色一變,眉頭緊皺,心里還是不服氣。李二為了一個小小的四品將軍,居然處罰自己,心有不甘。
他自恃是王爺,自恃是大唐的開國功臣,自恃自己是李二的長輩,口氣強硬道:“陛下,昔日臣在關中起兵,提著腦袋首應太上皇的義旗,后來在大唐爭霸天下的諸戰中,更是身先士卒,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戰斗,而如今陛下為了一個小小的四品將軍,便要處罰臣,老實說,臣不服氣!”
聽了李神通的話,李二心里來氣,他瞪了一眼李神通,板起臉道:“王叔雖首先響應義旗舉兵,可這是擔憂被牽連而自謀擺脫災禍。
等到竇建德侵吞山東,太上皇命令王叔前去討伐,而結果是王叔全軍覆沒。
后來劉黑闥聚眾再叛,太上皇命王叔統帥邢、洺、相、魏、恒、趙等州兵眾共計五萬多人,與劉黑闥在饒陽決戰。此戰王叔戰敗,更是丟兵棄甲,望風脫逃,兵馬和軍需物資損失慘重。
王叔如此慘淡的戰績,好意思在朕面前提起?
王叔若不是皇族至親,朕早已削去你的爵位!
李在古雖是四品將軍,但他生擒頡利,替朕平定草原立下汗馬功勞!若朕不是考慮到李在古年紀尚輕,還需多加歷練,早已封其為國公!”
李神通的老臉一陣紅一陣白,無話可說。
“如今王叔有錯不反省,卻跑來甘露殿討公道?朕可以明確告訴王叔,在朕統治的大唐,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李二補充道。
李神通沒想到自己討不到好處,還被李二噴了一臉灰,只好灰溜溜的離開。
李神通回到家里后,心里堵著氣,心情憂郁,沒多久便病倒,過了兩個月后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