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其人,其實不需多加贅述。皇親貴胄,天縱英才,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中舉人、十九歲會試中第……
放在現在,這就是個典型的別人家孩子,還是根正苗紅,一出生便自帶榮耀光環的那種。雖說天妒英才,其在三十歲時便英年早逝,可還是給后人留下了的諸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還有《通志堂經解》、《淥水亭雜識》等學術匯編。
當然,納蘭更為讓人稱道的則是他的文武兼修、博識廣好。他不僅在八股科考方面,頻頻中第,還曾被皇帝召進宮中,授御前侍衛之職,并多次隨康熙出巡。還曾奉旨出使梭龍,考察沙俄侵邊情況等。
可以說,他是滿人中少有的全才,就連書法方面,亦有相當不俗的造詣。當然,其留存于世的墨寶比起他的詞作來,其數量少得令人發指。因此,在文物市場上,價格一直高居不下。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決計算處是納蘭大才子的巔峰之作,更為難得的是,這幅墨寶乃其親手所書,更顯其珍貴之處。
但丁簡連一絲將這幅卷軸賣出去的想法都沒有。上次,那冊《六如竹譜》的轉讓,便已經令他悔痛萬分了,要不是當時對金郁竹著了魔,這種難得一見的古之瑰寶,傻子才會輕易出手。有錢人全世界轉悠去買都來不及呢!
這會兒的丁簡……當然也還是很缺錢,但卻決不是一幅古跡或是一塊頂級玉石便能解決的。小心的將書軸卷起,本想放入房間內的書柜中。又覺不妥,恰好之前裝人參時買來的那些玉盒,還有余下來的。比劃了一下,大小正好。
有玉盒相護,丁簡這才放下心來。至于找人去鑒定之類的,他連考慮都沒考慮。釣神系統出產,比什么專家、行家都要更靠譜得多。
這年頭,財不外露的道理,他還是懂的。真若是露了白,以納蘭性德在華夏文物界、文學界的地位,不想用都知道……指定有的煩了。
好東西,還是關起門來,自己欣賞就好了。
心情大好的丁簡在老媽的催促聲出了門,連米粥配小咸菜都吃得津津有味。惹得老媽不時的就瞥他幾眼:“兒子,今天有事嗎?”
“吃完就回帝都。咋了?媽。”
“噢!我咋覺得,你今天特別高興呢!”
知子莫過母,這世界上,能騙得了自己母親的孩子,還真不多。除非,她是心甘情愿被你騙的。
“嘿,哪有那么多高興事。公司出了點問題,我正頭大呢!”
“噢?嚴重嗎?”
果然,老媽的關注點一下子被轉移過來,正在低頭喝粥的老周也側目而視。如今,二老最關心的,就是兒媳婦的事兒。除此之外,丁簡還真沒有什么是讓他們跟著操心的。只是,兒子主動提及公司的問題,還是不是由得讓他們的心臟顫了一下。
“沒什么大事,就是管理方面要調整一下,我急著回帝都就是為了這事。你們不用擔心,做生意嗎,這都是正常的。”
“哦!”
說不擔是心是不可能的,但老媽也清楚,在這方面,她和老周兩個別說幫不上忙,不給兒子添亂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