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擺擺手道:“行了,你莫說了,再說下去朕忍不住會獎賞你殺了陳樹豐,此事揭過不提,顧青,有一有二不可有三,‘闖禍’不可能當作永遠的借口,你也曾經是手握一方兵權的諸侯,朕從此以后不可能再當你是孩子,下次再犯了事,便按大唐律法來辦,朕不會每次都原諒你,明白了嗎?”
顧青躬身道:“臣明白了,臣以后絕不闖禍。”
李隆基嘆息道:“你這句話……朕實在無法相信,想必你自己都不信。”
頓了頓,李隆基又道:“回了長安便在家休息幾日,再上任右衛大將軍,這幾年便在朕的身邊,好好打磨一下你的性子,待你性子沉穩一些了,朕再讓你出去做官。”
“臣,謝天恩。”
李隆基含笑道:“稍停去荷花池一往,朕的娘子這幾年也頗為想念你,你們聚一聚。”
“是,臣告退。”
顧青躬身退出殿外,在宦官的帶領下,慢慢朝荷花池走去。
剛轉過九龍回廊,顧青赫然發現一張熟悉的臉,正站在回廊的柱子下笑吟吟地看著他。
顧青頓時露出驚喜之色,快步上前行禮道:“楊相久違了,別來無恙乎?”
楊國忠穿著官服,笑得很燦爛,幾年不見,楊國忠的氣色似乎蒼老了一些,顯然升了右相后,這幾年確實過得頗為辛苦。
雙手握著顧青的手,楊國忠輕輕地拍了拍,感慨道:“暌違數年,今日你我兄弟相見,甚是難得,顧賢弟似乎清減了許多,在邊塞受苦了啊。”
顧青感動地道:“楊相為大唐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眼見蒼老了許多,雙鬢也染了些許霜白,眼角更多了幾道皺紋,愚弟看了心酸不已,楊相操勞國事也要保重身子啊。”
久別重逢,一對塑料兄弟的臺詞卻感天動地,每個字都透著為國為民嘔心瀝血的味道,正義得一塌糊涂。
楊國忠嘆息道:“重任在肩,再苦再累也要咬牙撐著,身擔社稷之重,一刻不敢放松啊……聽說賢弟被陛下突然調回長安,是因為在安西闖了禍?”
顧青慚愧地道:“殺了個校尉,唉,愚弟太年輕,行事難免沖動。”
楊國忠哦了一聲,然后搖搖頭道:“可惜了,愚兄還打算開春后再調撥一些糧草兵器給安西呢,既然賢弟不在其位,愚兄倒是省了麻煩……”
話沒說完,顧青忽然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盯著他的臉一字一字地道:“楊相,這個……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