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焱精心接續桃枝與靈根,送到水臟洞里栽培,每日精心照料,時時刻刻關心。
山中時日頗慢,日月流轉無聲,水臟洞里,百美畫卷浮在空中,那些女子居住在洞府各自宮殿。
朱焱端坐殿堂,愁眉不展,他每日誦讀道經,照料桃樹。在山中枯坐百年,清心靜氣。
曾經入魔的道傷已經平復,心中的妄念,虛偽全都勘破,可他卻找不到自己的本心。
“我的心究竟是什么?”朱焱不止一次的自問。
朱焱站在桃樹下,三十年時光,桃樹已經一人多高,此時桃樹上開了三朵雛嫩的桃花。
這棵桃樹也算經歷劫難,如今已經三十年了,終于開花。
可朱焱的道心,何時能開?
這些年朱焱也做過努力,他曾回到花果山,與猴王呼嘯山林,訓練妖兵,也曾端坐坎源山巔,看天河流水,終無所得。
“道是什么?我的本心又是什么?”朱焱帶著疑問,離開坎源山,外出游歷。
朱焱踏云而行,拜訪東勝神洲的名山。他走過許多大山,有仙人和善,與朱焱說道,有修士無情,拒之門外,更有刀兵相見者。
離開東勝神州,朱焱又去了南贍部洲。此方名山大川,依舊如此。
他聽到的道法頗多,看到的仙人也不少,卻是無人能解他的困惑。
仙人道:“道心開化,方可修仙,吾未見道心未化,而行金丹大道者,奇也!怪也!”
往來仙山幾十座,聽到仙音百十家,卻都道朱焱可譬如那老木嫁新枝,頑石強開花。
朱焱自思,他是如何得傳大道?
今生頑猴子一個,帶著前世記憶,因穿越嶗山才與道有緣,學石猴模樣而得傳道法。他何時開化過道心,有過與道合真的志氣。
一個因人生失敗而逃避的人,縱有機緣,心氣沒有,又何來成功一說?
朱焱收起道袍法寶,作凡人模樣行走人間。
人間此時正是周王朝,如今天下,王室衰微,諸侯紛爭。
這世間連年戰爭,百姓疾苦,奴隸更是苦不堪言。
朱焱初時拯救,但見滿眼皆是悲苦,處處都有戰爭,整個人間就如同煉獄,奴隸們食不果腹衣不附體,卻要做著最繁重的工作。
人!
諸侯何不食人?
猛虎捕食,食其肉飽腹,此為生也。
諸侯獵奴,只是一趣,比之猛虎惡獸,更見殘暴。
朱焱的心,漸漸變得麻木,聞萬極之寒,不敢稱善。但見世人受苦,不敢言德。在哀鳴中前進,不敢說道。
朱焱腳踏實地,丈量人間苦難,終于走到周王室。
館藏外,朱焱深鞠一禮,道:“打擾先生,弟子朱焱,生在山野,實非常人。心中蒙塵特來請先生解惑!”
朱焱一輯倒地,恭敬等待,片刻后,一個老者走出來。
他打量了一番朱焱道:“每個人都有困惑,他人又如何能解得開。”
“弟子愚鈍,宿慧纏身,不能道也,不知腳下路途,難解心中疑問。但請先生指點迷津。”朱焱禮敬有加,不肯抬頭直視。
老者搖搖頭,道:“我老且愚,并不聰慧,不敢指點。
如今這館藏中缺個力士,你若愿意,便留下來做工。
這館藏中的竹簡,皆是前人智慧,可由你。”
“弟子愿為先生效犬馬之勞!”朱焱恭敬一拜。
老者走入館藏室,朱焱跟在身后。
朱焱的生活變得平靜,每日搬運竹簡,打開晾曬防止蟲蛀,也怕潮濕變形,更要防備老鼠啃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