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會盟并不同于邀師,只是談一談合作之事。”
在幾位重臣的反驅下,反對聲漸漸的淡了,尤其是大家看到皇上沒有發表意見后,自然也就不再堅持反對了。見群臣已經沒有更重要的意見,李自成又望著孫可為、宋獻策兩人問道:
“卿等,有何主張?”
孫可為說道:
“關于此事,臣與軍師曾私下商議過,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東虜或許是心懷異志,但是其志在遼東,與我會盟,無非是為了奪回遼東,若是他們出兵遼東,必定可以讓遼東邊軍無力南下,如此一來,我大順自然可以從容擊敗朱慈穎,臣等以為,與清國合作倒也無妨,況且,清國火器也頗為犀利,若能得清國紅衣大炮、石擊火銃,他日與明軍決戰時,必定是如虎添翼……”
清國的火器犀利——兩天前,清國的使者不僅帶來了多爾袞的信,還帶來了16門紅夷大炮、20門臼炮以及2000桿石擊火銃和2000匹戰馬作為禮物,這些火炮、火銃,著實亮瞎了大順君臣的眼睛。
雖說他們也繳獲了官軍不少火器,可是那些火器與清國的火器一比,簡直就像破爛一般,在驚嘆之余他們那里知道,這些犀利非常的火器,其實不過是遼東火器的“山寨貨”,質量性能遠遠比不了遼東造。
可即便是如此,大順軍上下倒是對這些火器眼紅的很,甚至尋思著要不要再買上一批過來,用來的打京城或者其它的明軍事。
不過這會,李自成反倒是在心中嘀咕道:
“啊,原來你們已經討論過!”
盡管心里頭對他們私下商量這樣的大事,而且他一無所知有些不滿,但李自成并沒有表露出來,畢竟眼下需要他們為自己出謀劃策。他望著宋軍師問道:
“軍師和丞相都已經商量好了,那這個主意必定是妥當的,軍師可還有什么建議。”
參加御前會議的全體大臣都將眼光集中在宋獻策的臉上,等待他說出主張。見皇上問到自己,宋獻策恭敬地站起身來。
“陛下,微臣認為和清國合作倒也無妨,他們要的是遼東,咱們要的是中原,即便是把遼東許給他們,與咱們大順來說,也沒有什么妨礙,只要中原歸我大順,將來咱們總能收復遼東,一統天下的,當年唐太宗用突厥兵時,并不妨礙他后來討伐突厥,不過只是因勢而為罷了,臣以為,現在與清國委以虛蛇,并無不妥之處,常言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況且咱們與清國不過只是委以虛蛇,有什么大不了的。”
宋獻策的話,讓李自成的心頭一動,原來唐太宗李世民也干過這樣的事情啊。既然老祖宗都做過這樣的事情吶,自己做這些事兒也就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是和滿洲人一起聯手嘛。
這有什么大不了的?
況且還是和他們委以虛蛇。雖然傳出去并不一定好聽,但是這不過只是權宜之計嘛。
“正是皇上,等將來咱們騰出手來的時候,必定還是要北伐滅清,眼下不過只是權宜之計而已!”
見丞相與軍機都這么說,而且還體貼的把理由都說得這么妥當,李自成自然也就不再堅持了。
“既然大家都這么覺得,那就給多爾袞回信吧!”
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后,李自成整個人都輕松了下來。他甚至已經看到了自己在京城登基的一天,當然,他也看到了自己如何開創老李家的萬世基業的將來。
將來的大順朝必定就像李世民的大唐一樣,在長安開創萬世基業。
這一天越來越近了。
信,給多爾袞送去了,在信送去之后,作為大順國丞相的孫可為來了一旁的小院之中,在小院中停著一輛囚車,囚車里囚著兩人,正是周遇吉與其夫人劉氏。自從寧武關被攻克后,他們夫妻兩人就一直被關于囚車之中。
“周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