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女巫們盡情的在倫敦的上空揮灑著她們的魔法……”
對于歐洲人來說,倫敦所遭受的炮擊,是如此的不同,燃燒彈的爆炸并沒有傳統意義上那震耳欲聾、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盡管炮彈不斷的落下,那種連綿不斷的爆炸聲甚至都沒有槍聲猛烈。
“咝……咝……”
燃燒彈爆炸時的悶響后,伴隨著一陣陣怪異的“咝、咝”聲。伴隨著這個聲音,被拋射出來的凝固汽油,化成了一道道火龍,它成就像一群從地獄中涌現的魔鬼似的飛向四周。
它們落在建筑上的瞬間,就點燃了附近的木板,1658年的倫敦,還沒有遭遇八年后的那場大火,盡管城市中的不少建筑的是石質的,但是它的房頂卻都是木質的,況且城市中本身就有不少是木質的建筑,畢竟,木料才是最廉價的建筑,尤其是對于那些貧民來說,他們居住的往往是低矮的木屋,而這些木制的建筑就成了最好的燃料,被迅速的點燃了,從睡夢中驚醒的人們試圖撲滅大火時,卻發現在他們的嘗試不僅是徒勞的,甚至還是絕望的——當他們試圖用掃帚撲滅火塊時,卻絕望的發現火塊非但沒有熄滅,甚至還隨著他們的甩動,被甩到了其它的地方。
火勢變得更大了!
不僅如此,甩出去的油塊甚至落在了路人的身上,一些狂奔的路人被飛濺的凝固汽油塊擊中后,立即驚恐的尖叫著,他們試圖用手去拍打火塊,以熄滅它,可是飛濺到人們身上的凝固汽油就象豬油膏似的又粘又稠,而且極其耐燒。
當人們用手去拍打身上的油塊時,卻越拍火越大。他們的手也跟著燃燒了起來,他們越掙扎就火就越大,最后弄得全身都是火。
在街道上,到處都是于烈焰中慘叫著、哀嚎著的火人。這些火人就像置身煉獄中似的,在那里絕望的嘶吼著,在他們拼盡力氣掙扎著的時候,卻把自己身上正在燃燒著的油塊,甩到其它人的身上,讓更多的人變成了火人。
而這些火人,就像移動的火炬似的,在街道上掙扎著,哭喊著,他們的脂肪也成了燃料,跌跌撞撞的火人最終還是摔倒在路邊,像是一個個火炬似的,點燃了附近的房屋。
這一夜,倫敦的風不大不小,風助火勢,正正好。
風吹動著火焰,讓烈焰像火龍似的向著周圍蔓延起來。倫敦城內大量木質結構的房屋,是大火中上好的“燃料”,風、火、燃燒彈,它們交雜在一起,互相作用著,有機的結合起來,最終讓倫敦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沖天的烈焰在倫敦的上空升騰起來,在倫敦的各個街區,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在那里絕望的呼救著,所有滅火的嘗試都化為了泡影。
從四面八方升騰起來的火勢別說是在這個時代,即便是在兩百年后,也是無法控制的。從天而降的火箭彈根本就沒有什么準頭,偏差甚至達到數百米,正是這樣的偏差,讓他們變成了一個個“縱火犯”在倫敦城到處施放著大火,這些于四面八方燒起來的大火,在點燃了木屋或者房頂后,又在風地作用下迅速匯聚成成片成片的火龍,最終火龍變成了一片片火海。
滾滾濃煙在這片火海中升騰著,與此同時,一陣陣風將火焰吹過一條條全是木屋的狹窄街道,那些狹窄的街道兩側不僅充斥著木屋,而在街道上隨處都是乞丐們用破布、木板以及麥草搭起的小帳篷,大火輕易的點燃了這些東西,一個個街道首先變成了火龍,盡管有一些建筑是石質的,但是在街巷中穿行的火龍在風的吹動下,四處游動著,它們點燃附近的門窗、房頂……
對于活著的人來說,這個時候,他們的壓根就沒有救火的念頭了,唯一的想法就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