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帽子往小約翰·溫思羅普的頭上一戴,他立即變成了啞巴,他的兒子——約翰·溫斯羅普三世確實曾參加過克倫威爾的新模范軍,在克倫威爾的陸海軍中,有許多自發的從新大陸返回英格蘭的年青人。
“我的朋友,相信我,對于新英格蘭的子民而言,這場戰爭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是你們向皇帝陛下、向大明表明忠心的機會,大明永遠不會虧待自己的子民的。現在,我已經動員了東寧堡的軍隊,我希望在三天后,在東寧堡至少會有一千五百名英勇的新英格蘭居民自愿加入這支遠征軍!”
什么是自愿?
自愿不自愿的沒關系,他們如果不“自愿”,王林躍有的是辦法讓他們“自愿”,
面對這位總督大人的堅持,小約翰·溫思羅普知道,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余地了,他想了一會,然后說道。
“大人,我會盡量和他們解釋的。”
幾天后,在東寧堡前操場上,聚集著各自各地的新英格蘭民眾,這些“自愿者”們都是“自愿”為國效命的。
“大人,一共有一千零六十三名自愿者,還差四百……”
不等羅云說完,王林躍說擺手說道,
“不急,不急,慢慢來,這是第一批,接下來還有第二批了,對了,那個約翰·溫斯羅普三世呢?不能漏了他,這些人都是鐵桿的夷人,他們在那邊多死一個人,咱們這邊就少一個夷人!”
借刀殺人……這一招,這可是老祖宗玩剩下的玩意了!
這一招,用在那些夷人身上一樣的好用!
對于這片殖民地來說,這10萬英格蘭人就是潛在的隱患,但是總不能一刀把這些人全都殺了吧。
最后的辦法就是通過數量上的優勢讓這些人慢慢的融入大明,成為明人的一員,就像西南以及南洋的那些土司,土人一樣,而在這個過程之中,當然要想一些辦法消耗他們人丁,尤其是年輕力壯的男人。
他們每死一個男人,他們的力量和未來也就少了一分,戰爭當然是達成這一目的最簡單的方式。
幾天后,當數艘帆船,在禮炮聲中,在女人們的歡呼聲中離開波士頓的時候,站在舷邊的約翰·溫斯羅普三世往著陸上的人們,他突然生出一種感覺,也許,這是他最后一次目睹這片土地了……
與上一次興高彩烈的出發不同,此時他,心情卻顯得有些沉重,相比于他的愁容滿面,在甲板的另一端,那些中國人卻在那里歡呼著,在碼頭上,數以百計的中國人,他們在那里哼唱著他們的戰歌。
面對戰爭,那些中國士兵就像天生的戰士們一樣,興奮而又狂熱,他們渴望著為皇帝作戰,可是他們呢?
他們又是為何而戰嗎?為了皇帝?為了大明?
約翰·溫斯羅普三世有些茫然的看著大海。他壓根兒就不知道弄不清楚自己的身份,畢竟在他心里的認知中,他是英格蘭人,但是他現在卻已經是明人了,而且要去為大明的皇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