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這個大明太兇猛 > 第1138章 這個華夏太穩健(求訂閱,求支持)

          第1138章 這個華夏太穩健(求訂閱,求支持)(4 / 4)

          朱國強看了身邊這個和自己一起“離家出走”的女人一眼,然后又嘆了口氣道:“太子在,我是放心,可我還是不放心不下啊……世人皆言我是大明中興之君,可實際上我漢光武帝那樣的創業之君。而且我所開創的這份基業,遠超歷朝歷代,那怕就是他鐵木真也遠不如我。朕打下如此大的基業,看似功業,可是將來,萬一要是出了什么亂子,那可是不堪設想啊!”

          為什么會不堪設想?

          因為他打下的江山太過遼闊,而且他還搞了個諸夏體系。

          為什么要把那些宗室,還有自己的兒孫們封建到海外?

          其實,就是為了給大明,給華夏一個容錯空間。

          僅僅只有有一個大明,不僅難以管理如此遼闊的土地,還有風俗習慣迥異的人群,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容錯或者試錯的機會。

          為什么春秋戰國,是華夏文明最為璀璨的時刻,因為在那個時代,各國都在各自的方向內發展著,但是最終諸夏的體系卻被秦國的郡縣和耕戰所取代。

          從此大一統,就成為了華夏文明的必然!

          也正是從秦時,華夏的大一統就遇到了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無法試錯和更不能容錯的困境!

          其實大一統的華夏文明,本身也是人類文明中的發展路線。而歷朝歷代,為了維系這個“大一統”,又將推行了文明上的大一統。

          這也就是所謂的“獨尊儒術”,所謂的“獨尊”,其實尊的是“大一統”,只有統一的思想,才能造就天下的大一統。這也是為什么,秦漢之后,歷朝歷代國人都有“一統天下之志”。其實,這就是“思想上的統一”的必然。

          從此之后,“一統天下”就是華夏文明的核心。

          華夏文明追求的是“天下一統”。

          而也就造成了華夏文明的另一個窘境——不僅失去了試錯能力,甚至失去了容錯能力!

          在春秋戰國時,除了戰國七雄之外,還有一大堆諸侯國,也正是這么一大堆諸侯國的存在,才會有所謂的“百家爭鳴”存在,才產生了不同學派的思想涌現及各家流派之間爭芳斗艷的局面。那是華夏文明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

          孔子為什么周游列國?是為了救世?扯淡呢,他是為了得到某國國君的重用,推行他的儒家。

          此地不留自爺,自有留爺處。

          君擇臣,臣亦擇君。

          在這樣的文明內部競爭之中,文明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而不是陷入“三百年輪回”之中,華夏總是在盛世與亂世之間游走,一次次的興盛,一次次的衰退……

          而相比之下,歐洲呢?

          歐洲大國小國一大堆,什么王國、公國、侯國以及城邦之類,正是這些國家的存在,讓歐洲進入了他們的“百家爭鳴”,有識之君招攬人才,有識之士兜售才學于各國。他們推行著大體相似卻又有所不同的治國之策,他們或是重商,或是重兵,或是看重科學,或是看重宗教。

          如荷蘭,英國的重商,如法國的君主專制,如普魯士的重兵,如西班牙的宗教至上,他們所執行的路線或許存在不同,甚至互相攻伐,但是,也正因如此那個基督文明,卻在這樣的內部競爭之中,發展成為人類文明中最輝煌最燦爛的一部分——甚至定義了現代人類文明。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國家的路線到最后都走進了死胡同——比如西班牙,比如威尼斯,比如普魯士,比如荷蘭,但是只要有幾個國家的路線走活了,整個文明也就有了活路。

          這也是在另一個世界,基督文明在19世紀定義了現代文明的根本原因。而那些走錯了路的國家呢?因為同文明之中有成功范例可以參考,推行改革,轉變方向也是比較容易的。

          其實,文明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往哪里走比較好呢?這是個摸著石頭過河的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河面上風平浪靜,可是河下卻是暗潮涌動。

          哪里水深,那里水淺,那里暗潮要命。

          只有摸了那個石頭,才知道答案。摸到深水區會嗆水,摸到暗潮,那是會死人的!

          這也就是華夏這個大一統的文明所面對的困境——沒有試錯的本錢,只能謹慎前行。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在這樣的局面下,任何有識之士,都會反對激進的改革,并不是因為他們保守,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華夏根本就沒有任何試錯的空間!

          于是乎謹小慎微的心態,求穩的心態,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華夏文明的主流思想,甚至也正是這種求穩的心理,導致了華夏文明陷入了另一個怪圈——保守!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