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也在變遷,它真實沒有用。
而且也太老實了,老實到沒有歌頌任何人,沒有傳達任何道理,沒有宣揚任何仁德義理,甚至可能還觸了些霉頭,犯了些忌諱。
活該劉歆修書時,把山海經修少了一半。
山海經縱觀其古今地位,一直都很尷尬。它的內容,在歷史長河中,與官方正統說法,往往不同。
這是一本孤獨的書,孤獨到除了已經埋沒在土里的輝煌,沒有誰可以證明它說的是真的。
我幾乎每一篇,都要懟一下劉歆這個人。
你們本來不認識他的,估計也對他很熟悉了。
我再說一遍,劉歆,儒家大宗師!
第一名系統整理先秦文獻的人,古文經學開創者,被歷代文學界評價為孔子之后學術界第一偉人,巨匠。
我并不否認他的貢獻,但他實在是對學術不客觀,對文獻不尊重。
西漢皇室藏書,滿滿十幾座宮殿、倉庫的竹簡,本來都是極度散亂的,不成體系,兩百年無數人都整理不出來,是他劉歆憑一己之力!將其整理成冊,讓人能讀。
十幾座宮殿,整理出了幾十部古文獻,使其得以流傳,都是他的功勞。
不過,劉歆也‘弄丟’了,更多的書……
《山海經》少了14篇,《荀子》322篇,只剩32篇。
還有三易,自他之后,只剩周易。
《連山》、《歸藏》,這兩本書,加上《周易》,合稱三易。分別是夏、商、周三朝的人占卜論事所用的‘易’。
‘易’我們都知道,記述各種自然現象、歷史事件,借此比喻,傳達思想,教授道理,人生感悟并評定吉兇。
古時發生了類似的事,結果是兇,那么你占到這個掛,正好又做了類似的事,所以也是兇。
當然,只是舉例,沒這么簡單,‘易’很復雜,我也不懂,但它一定包羅萬象,記錄了天地間種種大小事。
我為何要提這個?
因為嫦娥的事,從我們的視角去看,有明確文獻的書,最早就是《歸藏》。
但是,從淮南子的作者,到東漢的一些學者,再到晉、唐,都有人說,嫦娥最早出處為《山海經》。
這就奇了怪了,我把山海經翻爛了,也沒看到嫦娥、姮娥奔月的事情。
羿倒是有,這是個超級牛人,以后再說。總之山海經里并沒提他有個老婆叫姮娥,也沒有嫦娥奔月。
所以,已發現的文獻里,是《歸藏》最早提及。
而《連山》、《歸藏》,已經失傳一千多年了。
第一劫,焚書坑儒。
當然,史記說燒得都是儒家經典,也不盡然,有疑古派考證,認為秦始皇焚的是巫卜之書,坑殺的是方士。
我不知道秦始皇燒得什么書,但是別忘了,就算按照這種說法,《連山》《歸藏》,也是屬于巫卜之書。而且是巫卜里的‘圣經’。
方士忽悠秦始皇,理應就是拿連山歸藏上的上古之事,作為理論基礎的。
無論是連山、歸藏、還是山海經,都提到不死藥。
可惜方士拿不出不死藥,說什么都不好使。
為了統一意識形態,順帶出一口氣,秦始皇后來直接焚燒了大量記載關于上古神異、海外風情的書籍,去特么的海外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