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樹一聽就知道這小子暗戳戳地諷刺自己呢,不過這會兒倒是沒說什么,而是感慨:“他和我們不一樣,從小就想得多,是個真想干事兒的。從一開始工作,他去的地方都是條件差的地兒,我是挺佩服他的,換我估計我是做不到。”
其實能像李子樹那樣,去蹲三河鎮已經是不錯的。大部分連三河鎮那種地方都不去的,能讓李子樹說佩服的,那估計老馬去的那地兒,比三河鎮偏遠窮苦更甚。
老趙也明白李子樹的意思了,這個李大哥大概是想讓自己能幫忙的話,就幫一點——畢竟說起來自己的藥材都是那邊來的,照常理來說,那邊肯定得有一幫人在那邊收貨。
生意上的事兒都是老趙的私事兒,平時李子樹也沒打聽過。現在他不知道那邊情況,想直接說讓老趙幫一下,又怕老趙為難。
老趙就開始想,要說愿意去那么遠那么艱苦的地方工作的,更別說這種和李子樹他們打小認識從小不吃苦受罪的人,那就是真的去做事的,肯定要支持。
但是自己沒人呀!
什么親戚朋友都虛構出來的,怎么幫人家?
想了一下他問道:“那馬大哥去那邊,想做什么方面的工作?大概什么地方,那邊可大的很。要是抓經濟方面的工作……”
“你可別想著省勁的法子,等他管經濟你去搞投資?呵呵,他才不管經濟呢!”李子樹說道。“一開始工作他就沒主管過類似的工作,都是做的教育方面的。你也知道,他要是管經濟,那有些事兒還真由不得他了。他是去那尼市那邊,做教育方面工作。”
老趙肯定懂,李子樹剛說的沒錯,就像李子樹說要去抓經濟建設,老趙柯子他們回頭去那里投點資什么的就行——有些小地方,一個大投資就足以把正個地區帶起來了,主管經濟的人自然就成績斐然。
其實估計都輪不到他們去建,別的想巴結他們的人多了去了,比如安老板那種人。
但是教育之類的,這些就不是短期見效的,別人想幫也能幫的有限——有些鳥不拉屎的地方,你想幫都不知道怎么幫。
“去那邊做教育?”老趙還是聽得頭大,別的他不懂,這個他可是了解過。
說起來他還經常給那邊送書本之類的,但是效果一般般。而且就他所見過的那些偏僻點的學校——說不好聽點,那能叫學校嗎?
這就是想幫都不知道怎么幫的地兒,牧民們四散在各地,想上學,那得波山涉水,比放牛羊可辛苦多了。
一直到車都上了高速,老趙才憋出來一句:“那個,他去那邊工作,想做事兒就得經常下鄉跑吧?要不我送他個座駕?”
“你可別。”李子樹一驚。“你要這么干,一輛車送過去,回頭你們倆那一面之緣的交情就沒了,連我他都得怪罪。”
“不是車。”老趙這會兒已經想好了。“我送他頭驢,騎著下鄉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