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主很大度的補充了一句,“那就當是我做善事了。”
工廠主說完之后忍不住笑了起來,幾十個家庭的傾家蕩產在他的眼里微不足道,他只在乎自己。
說著說著律師又不得不提醒一下有些得意忘形的雇主,“先生,我們的賠償都是基于那些訂單,目前我們還在危險期,你以后盡量不要出現在這樣的場合!”
律師提醒了一下他的雇主,“這可能會讓你處于不利的位置,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工廠主想了想,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在事情全部結束之前,我不會再去高檔場所消費了。”
這句話雖然不完全正確,但足以讓律師很放心了,其實他們這次訴訟并非是完全的安全的,他們訴訟的基礎在于工廠主手里掌握著好幾份訂單。
而他原料倉庫里的那些原料,原本就是為了應付手里的這些訂單準備的。
但是因為經濟不景氣的原因,下訂單的那些商人沒有及時的把開工的款項打過來,工廠自然也不可能盲目的生產。
這些訂貨的企業已經支付過了第一筆定金,他們自然不可能說要取消這份訂單,又無力支撐后續的費用,這幾筆買賣也就這樣拖了下來。
而這恰恰成為了取信法官,讓法官支持他們天價賠償金的主要原因之一。
畢竟他們把價值上百萬的東西拿去處理了,工廠主的確損失了這筆錢,加上重新購買原料的費用和重新組織工人生產的費用,三百多萬其實都不算特別多。
兩人都認為這里面不會有太多的風險了,唯一有風險的就是那些下訂單的人,但很明顯現在大家都自身難保,他們不會為了給工廠主找麻煩,把他們還欠缺工廠的錢打過來,要求工廠立刻生產。
兩人離開了餐廳之后去了工廠,在辦公室里,律師羅列了一份問答表格,讓工廠主一字不差的背誦下來。
一旦開庭進入庭審階段,工人們的代理律師肯定要想辦法證明他不是混日子的,他會提出一些問題。
這些在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眼里就和玩鬧一樣的問題,也會因為回答錯誤而引發未知的后果和麻煩,為了盡快結束這些事情,他們要求工廠主在問答環節不能出錯。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背答案,如果對方提出了他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問題,就以無法回答和認為問題不合理為理由拒絕回答。
想著即將到手的三百萬,工廠主渾身充滿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