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件中林奇表明了他的一些想法,他會把一些工業機器運輸到納加利爾去,會在那邊投資建廠并且幫助瑪古拉那行省完成初步的工業基礎。
為了證明這些,他還附送了一些相片,一些港口上的相片,大量的機械被打了框架堆放在一起,用雨布遮蓋著,堆積如山,密密麻麻,也震撼人心。
不過他現在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不解決,信件中所有描述的一切都不可能會成為現實,那就是禁運。
納加利爾雖然沒有參加到這次的世界大戰里,但它同樣不在盟約國名單中,換句話來說,因為納加利爾并非是戰勝國同盟中的一個,和拜勒聯邦也沒有建立外交關系,所以這些工業設備無法裝船。
根據新的盟約國公約,工業機械等物資和器械,禁止向非公約國家運輸,以防止資敵行為出現。
林奇在信中表示,他已經盡力的去打通關系,但最終并沒有任何的進展,換句話來說他承諾的投資和發展工業這些事情,很有可能不會實現,除非納加利爾加入盟約和拜勒聯邦建交。
這份信在四天后送達了省督的手中,看著那些各種各樣的工業機械,省督有些兩難了。
納加利爾的情況很復雜,兩套統治機構以及松散對立讓他們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即使省督同意,中央政府也不一定同意,因為他們撈不著什么好處,除非中央政府也能撈著好處才行。
他本想把這件事暫時的擱置,可每當他看到那些擺放在他案頭的相片,每當他想起整個世界都在快速發展時,他最終還是忍不住了,他決定和中央政府談談這些事情。
而且他還做好了準備,如果中央政府不同意他的要求,他打算以“行省”為單位和聯邦建交。
好在事情并沒有省督想的那么極端,就像是他此時的擔憂,整個世界都在快速的發展,那些落后的國家能不著急嗎?
當然不能,他們也想發展,但是卻不知道如何著手,現在有了一個機會。
納加利爾中央政府和各地省督進行了一些談判之后,最終確定了這種意向,他們同意嘗試一下。
五月下旬,六月初,在林奇返回聯邦一個月后,納加利爾中央政府正式向拜勒聯邦政府提出了建交的意向,同時也派遣了代表團前往拜勒聯邦討論這件事。
盟約國對此沒有什么意見,能拉一個戰友來就意味著勢力和實力又比戰敗聯盟壯大了一份。
戰敗國那些人也在到處找人聯盟,對于只是建交這種事情還沒有放在心上,更別說那還是一個愚昧落后的國家。
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