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想法,“林奇先生,為什么是在納加利爾,而不是在蓋弗拉之類的地方?”
提出問題的就是那個打了全聯邦臉的紀錄片導演,他的問題很現實,也很刁鉆,“如果不是您的一些經歷和最近的一些事情,人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關注到納加利爾那個地方。”
“請原諒我的冒昧,我甚至不知道這個國家在地圖上的什么地方,但是我相信聯邦人,至少大多數聯邦人對蓋弗拉很感興趣。”
“文化、經濟、軍事、政治以及社會形態等方方面面,都吸引著聯邦人,如果是拍攝在蓋弗拉的聯邦人,或許能夠起到很大的反響!”
這位導演說的其實很對,但林奇并不打算鼓勵聯邦人去蓋弗拉謀生,他們在那也不能為林奇提供便利。
當然他也不能直接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只能換一種方式來表達,“這個我們可以放在以后,就目前這個階段來說,我們和納加利爾的接觸很頻繁,其次一旦我們雙邊建立外交關系之后,就會有相當的資本力量涌入納加利爾和他們本地政權聯合開發整個國家。”
“人們對那里一無所知,所以我們需要讓他們多少有一些了解,這也能夠在接下來的大時代洪流中,為大家找到一些道路。”
福克斯先生聽完忍不住感慨道,“偉大的情操,林奇朋友!”
林奇則微笑著點頭致意回答道,“感謝你的贊美,福克斯先生。”
幾人沒有繼續追問,林奇則繼續談著他的一些想法,不得不說這些人在行業內有很高的知名度是有原因的,很快他們就總結出了一些實際的內容。
比如說這部紀錄片應該從哪些角度去拍攝,其中有一點林奇很感興趣,那就是“不合法”→“合法”→“凌駕于法律之上”這個遞進的視覺角度。
提出這種想法的,自然也是第一個打臉全聯邦的導演,用他的原話來說,如果人們想要了解納加利爾,就想要了解到一個真實的納加利爾。
去這個以前都沒有聽說過的地方發展,打拼,奮斗,也絕對不是為了什么偉大的理想和情操——他小小的諷刺了一下剛才林奇和福克斯之間的互相吹捧,但兩人都當做沒有發現。
他認為如果真的想要讓人們看完紀錄片,就背上背包買一張去納加利爾的船票,最好的方式就是還原一個真實的“暴利社會”,告訴他們在那些地方怎么做才能賺到錢,賺到他們在聯邦賺不到錢的。
甚至這不是一個和聯邦人在納加利爾生活工作有關系的紀錄片,這就是一個如何快速在納加利爾賺錢的紀錄片。
這個家伙,真的是一個鬼才!
所以林奇選擇另外一名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