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不是它的回報率,而是它第一批金券就拉動了上千萬的資金,以及后期更多的返利。
其實這也很正常,百分之九十六的年回報率,任何人都會動心。
主持人點了點頭,又問道,“但是圓融資本的經營情況非常的良好,并且還成功上市了,從他們的財報上我們找不到任何問題。”
“每個月數倍的增長率已經超過了帝國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部的企業,這些有沒有問題,問題在哪?”
兩名專家對視一眼,專家一抿著嘴點了一下頭,“是的,主持人,這里面不僅有問題,還有很大的問題。”
“其實剛才我們已經說過這個問題了,圓融資本的利潤增長率越高,意味著它每個月需要承擔的費用越多。”
“每個月最少八百萬的支出,根本不是金礦就能撐住的,因為最近一期財報是兩個月前的,我們無法獲悉現在它的具體經營情況。”
“我相信,現在它的規模應該更大,每個月需要支付的資金更多,有可能會有兩千萬,甚至是三千萬。”
專家一用帶著一些誘導的口吻說道,“不出問題還好,一出問題,金券就會徹底崩盤。”
主持人的眉頭擰在了一起,“你的意思是,圓融資本有可能支付不起那些返利?”
專家二點了點頭,“實際上我們認為這種概率很大,因為我們在目前所有行業中,找不到符合它盈利率的行業。”
“我們的確有一些行業的盈利比例很高,比如說幾十倍幾百倍利潤的行業,但是這些行業都受限于各種原因,規模不會太大,產值小,銷售少或者周期長。”
“圓融資本又對外宣稱以金礦和黃金作為盈利的主要方式,這不符合我們的評估,所以我們認為它可能在這方面說謊了。”
挖礦是賺錢,但這個錢不是快錢,總之每一個說法都指向了同一個觀點,那就是圓融資本在造假。
主持人表情愈發的凝重了,他拿起一份報紙,展示給攝像機鏡頭,“這是今天發行的《樂都日報》,上面刊登了一條重磅消息。”
“一名記者巧合之下發現了一條重要的線索,并且前往圓融資本麾下的金礦礦區進行暗訪。”
“上個月他們還宣傳過這個礦場……”,主持人又拿起了一份報紙,上面有一大群人手里捧著或大或小的金礦石,聚集在礦場中合影的相片,“這些投資者都去了井下,并且挖到了屬于自己的礦石。”
“但是現在,這名記者發現這個礦區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荒廢,并且還探知到了一些更重要的信息……”
主持人不斷的展示,即便沒有看過《樂都日報》的觀眾,也大致的有些了解,更多的還是拿起電話訂購今天的報紙。
主持人把所有對比用的材料放下,繼續發問,“我們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所有的金礦都不存在,圓融資本是如何維持目前的局面的?”
“他們是如何能夠按時足額支付每一期的返利,并造出更好看的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