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勤人員也將會分為境內和境外的區分,還有普通和軍事的區分。
林奇打算向社會吸納一部分人員,而不是繼續沒有任何要求的吃下國防部推薦過來的人。
這是一種表態,一種抗議,國防部看得懂,所以他們肯定會批準。
要知道,死了差不多一千人,按照聯邦目前的撫恤金標準,林奇就要拿出來差不多三千五百萬左右,國防部的預算一下子就去掉了四分之一。
雖然說真正的算法不是這么算的,但說出去沒有人會說他說的不對。
除了這些,社會上一定還會有一些質疑聲,質疑黑石安全的能力,這些損失比損失金錢更可怕。
而且這些問題,都出自國防部的身上,如果他們沒有那么強烈的想要插手黑石安全的欲望,這些問題就不會發生。
也正是因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林奇才有機會在合理的范圍內,減少國防部對黑石安全的影響。
公司的體制改革不是一下子就能結束的,這會持續到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
人員工作的重新安排,加上林奇打算實施編號制度,給每個外勤人員發一個獨立的編號用來區分他們,梳理人員肯定需要時間。
黑石安全的改制相關內容立刻就以書面文件的方式送到了國防部,國防部在查看了這些文件之后,也沒有說可以或者不可以,就像是不知道那樣。
他們這次理虧,總覺得自己安排的人能輕松的戰勝,結果死傷這么慘重。
林奇有意見很正常,所以這些不觸碰核心問題的改變,他們也就同意了。
不說話,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和公司體制改革一同而來的,還有工資結構的調整。
原本工資的結構就是底薪加補貼加獎金,當時員工比較少,大家都連軸轉。
沒有什么人可以不干事白拿工資的,但隨著接下來的攤子鋪開,分工明確,有些人就會處于那種不干事光拿工資的,所以這部分也要進行改革。
會議室中所有管理層對薪資的改革沒有什么意見,在他們看來,其實這部分的變化不大。
與此同時,黑石安全也開始向全社會招募一些愿意拼命的人,有參加過正規軍事培訓的,比如說退伍軍人,各地的民兵。
外勤底薪五百起步,后勤只有四百,員工的級別帶來的差距,將體現在任務補貼上。
降低了最低工資卻提高了補貼的收入,那些在戰場上奔波的人不僅不會有什么利益的損害,甚至他們拿到的比以前還要多百分之十左右。
倒是那些不會到前線去的員工,工資就直線下降了,四百塊錢的底薪加上少量的補貼和獎金,可即便如此,林奇也認為他們的工資不算低。
畢竟在人家只能拿到三百塊的時候,他們已經能拿到四五百塊或者更多,兩倍于布佩恩的最低薪資標準,這已經是高薪了!
像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比如說塞賓市,這可能都接近三倍最低標準了!
總之,改革必須進行,不僅公司體制要改革,人們的意識也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