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還存在某種統一的統治,就必然會圍繞著統治階層一層層的分級,聯邦人也不打算消滅階級,底層民眾也不會因此就覺得被冒犯,他們自己也承認,自己就是下層,底層。
林奇則搖了搖頭,“錯了,總統先生,公平需要的是一個度量,一個可以讓我們在某些方面提供標尺的內容。”
“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如果有什么東西,是能夠為大家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度量,那么它一定是學習成績。”
“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不好的學生只需要看他們的試卷就行了。”
“一個資本家家庭的孩子不會因為他的家庭多么的富有,他的卷面總分就比別人多幾十分。”
“相同,一個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也不會因為他的父親只是普通的車間工人,他的卷子就比別人少幾十分。”
“資本的家庭,富有的家庭,貧困的家庭,無論這些學生有著怎樣的家庭背景,在分數上,他們都是平等的。”
總統先生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點了點頭,“那么面試和推薦部分呢,它會不會影響到這個公平?”
林奇再一次反問,“為什么我們要倚重面試和推薦,如果一個孩子能拿到好的推薦信,比如說你的,或者想要通過面試入學,我會推薦他們去私立學校。”
“在公平學校上學只是浪費他們真正的天賦而已,總統先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
“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有學習的能力,有些人一生下來就無比的富有,也有人一生下來,就站在的山巔。”
“讓什么人,去做什么事,或許這就是公平。”
總統先生像是明悟了過來,他點著頭贊同林奇的說道,“你說的很對,如果他們有那么大的本事,完全可以去圣和會院校,沒必要去公平院校。”
他深吸了一口氣,略微挺起胸口,“不過如果我們把入學的標準設置為只參考分數作為條件,會不會太苛刻了一些。”
“據我所知,現在國內大多數高中的教育內容都相對的緩慢,如果要求太高的分數,可能大多數孩子都上不了大學。”
這實際上也是這個時代人們的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上大學,就能有一份好工作,其實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的。
也有不少大學生沒有一份好工作,上大學和好工作之間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大學只是給了人們更多高起步的機會,而不是必然。
“總統先生,公平,不意味著人人平等,如果人人都平等了,那么大學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
“學生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如果他們連學習都學不好,為什么還要去大學?”
“比起昂貴的學費,我更愿意他們把這筆錢節省下來投入到改善生活的過程中。”
“我們能提供的公平,就是給他們一個相對的公平。”
“讓愿意學習的人,繼續學習。”
“把不愿意學習的人,依舊擋在大學之外。”
“我們都知道大學是最廉價的改變家庭環境的途徑,可就算它再怎么廉價,也是‘有價(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