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三十年時,據袁天啟自述,他已可驅使花草樹木,幻化成妖,為己所用。
袁天啟把練武的心得體會,寫給葛天豪,自然是想師兄武功,也因此提高,在書信中,他還提出要葛武極跟著他去學一段時間。
葛天豪知道師弟袁天啟所練的,就是傳說中的劍邪之路,練功時必須萃取邪物性命,食其腦髓,吸其精氣,方可練成,但最終會遭遇天劫,只有度過天劫,方能脫胎換骨。他有家有室,怕遭天劫,就不再理會。
葛天豪怕自己兒子或者門徒,看到袁天啟書信,而對袁天啟的劍邪功夫感興趣,于是將袁天啟所有書信,都付之一炬。葛天豪對門下一兩個弟子,說過他們有過這么一個師叔,卻從不說袁天啟名字,更沒有讓任何弟子與袁天啟見過面。
也是在這一年,葛武極因與人比武,打死對方,關押在獄,尚未宣判,可能面臨死刑。葛天豪憂心如焚,這時又收到袁天啟談武論道的書信,竟是非常煩亂,心想練武何益,一招不慎,皆是惹禍上身之道。自己這個師弟,練的這些功夫,愈練愈邪,將來定有災禍。且就算練至巔峰,天劫一來,毀于一旦,又有什么意義?
想到袁天啟有可能因練這種邪門武功而做出禍事,他將所有與袁天啟有關聯的物件,全部燒毀。他在回信中,談了葛武極入獄的情況,也婉轉表達了練武有害,一著不慎,惹來災禍的道理,言外之意,自然是要師弟不要過度練武。
葛武極比武時,打死的人叫關必德。關必德家族,在當地極有權勢,其父母為給兒子報仇,不愿接受賠償,只要葛武極償命。其父母起訴葛武極平時與關必德有嫌隙,以比武為名,蓄意殺人,而非過失殺人。且羅織各種諸如“橫行鄉里”,“結成盜匪”的罪名,直欲判其死刑而后快。
葛天豪武藝高強,人送外號“革天霸”,與真名貼近,本是形容武藝高強,小笙山方圓百里,無人是敵手,有革除“天霸”之能。但傳著傳著,就變成天霸、惡霸形象了。
葛武極武藝也不弱,喜歡出謀劃策,人送外號“小諸葛”,喜歡結交朋友,且家里師兄弟眾多,出入往來,都是成群結隊。
鄉下之人,必有畏懼葛家人多勢眾,竟而側目相視者。
因此,這“橫行鄉里”、“結成盜匪”兩項罪名,如果刻意歪曲,添油加醋,捕風捉影,將之戴上去的話,恐怕葛武極更加兇多吉少了。
葛武極這邊請了律師,為此辯護,案子拖了一年,尚未判決,其時遭遇嚴法,如果罪名落實,葛武極十有**,會判死刑,甚至還可能會株連到葛天豪身上。形勢對于葛家,已是愈發不利。
袁天啟從信中得知,特意趕了過來,對葛天豪說道:“師兄,我受你恩惠多年,你放心,包在我身上,我一定把武極救出來。”
葛天豪說道:“天啟,你不要魯莽,做出什么傻事出來。救出來,又能夠逃到哪里去?難道終生躲躲藏藏嗎?難道就此連累家人嗎?我兒子敢作敢當,國家法律要判他死刑,就必須承擔,絕不做到處逃亡之人。”
袁天啟想了想,說道:“師兄,你放心,我不會去劫獄的。但我有辦法,讓對方不再硬訴到底。同時讓法官覺得,武極情有可原,應該網開一面。師兄,你就在家里,等著聽好消息吧。”
葛天豪知道本門傳承下來,亦正亦邪,大致猜想得到,袁天啟所謂的辦法,必是以己之力,威懾恐嚇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