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遇白對自己的母親心中愈發好奇。
繼續札記。
一件件趣事有條不紊,活靈活現的呈現在蘇遇白的眼前。
從豆蔻年華,到碧玉年華,再為人妻,這本手札之上記載長寧公主最美好的青蔥歲月,從神都趣事到江湖俠義,上到拿皇帝開趣,下到平民百姓的困苦,有朝堂之上的明爭暗斗的感嘆,也俠義之士走馬江湖的向往……自己的這位母親雖然是一介女兒身,卻是有著不輸給男兒的豪邁,若不是出身于皇族,恐怕定然是身騎白馬,行俠天下的大俠。
……元和十八年,青藤學院滿山桃花盛開,頗為壯觀,桃林之間聞香練劍,別有一番風味。
……元和十九年,大雪。摩柯寺,空山寺,菩提寺高僧聯袂而來,吾與他們坐而論道,四位高僧甘拜下風,真是痛快啊!
……
蘇遇白的腦海之中不由的浮現出一位修為不俗,聰慧過人,英姿颯爽的女俠之相,即可出劍平天下事,亦可論道辨真知。
筆札到后面,筆札之中的話題也是從白馬銀槍的蓋世英雄,江湖之中的仗義大俠,天道之中的種種趣事,轉移自己這個未出生的兒子身上。
……若是我腹中的孩子是女兒,便是取名靜昀,靜美如斯,日月同昀;若是為兒子,便是取名奕承,神采奕奕,承載遠大。真的想要迫切見我的孩子。
……春天的是個美好的季節,腹中的胎兒,也是愈發的頑皮了,我越來越覺得這是個兒子,不然怎么會怎么搗蛋。
……我期待我的孩兒可以進入青藤學院之中,武可上馬安邦,文可寫詩作賦,這樣也是極好的。
……我覺得江湖俠客也是不錯,白衣飄飄,一人一劍,行走江湖,懲惡揚善,也是非常不錯。
……哎,富貴人家勾心斗角,江湖之中危險重重,我的孩兒該何去何從?不過也不用多想,無論怎樣,有我在,我的孩兒定然無恙。
……真的希望我腹中的這個小家伙早點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帶他去塞北牧馬了,想起來距離我上次騎馬也是有一年的時間了。
看著微微有些發黃的筆跡,似乎在述說著一位母親對還未出生孩子的期待,忐忑,歡喜,矛盾……種種復雜的情緒在筆下娓娓道來,一位賢惠善良的母親形象浮現在蘇遇白的腦海之中。
不知不覺到了最后一頁,筆札上的字跡也是多了幾份圓潤,長寧公主寫到了青藤學院,春季來臨之時,那滿山的桃花盛開,爭奇斗艷,很是好看,真的想要去看一看,可惜現在身子不便,也罷,只能等到明年了。
寫到這里,筆札戛然而止。
蘇遇白卻是感覺到鼻子有些發酸,雖然他未曾見過這位母親,可是這筆札之中對他的擔憂期待,精心謀劃,一片慈愛純然肺腑,但是倘若母親還在世,自己定然不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青藤學院的桃花,他日我定當代替母親去好好瞧一瞧。”
合上手札,蘇遇白心中默默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