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具體的內情如何,可不能聽這些百姓的隨意揣測。
哪怕是有人說親眼所見也不一定可信,因為眼睛也是會騙人的。
比如街頭上一些江湖術士表演的所謂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把戲,完全可以把普通百姓唬的云里霧里。
一顆種子種到花盆里,然后澆上一些所謂的“神泉”,不到一柱香的時間便能見證奇跡。
讓你親眼見到種子發芽、結藤、開花、結果……
然后再高價賣所謂的神泉。
說白了,這無非就是一種簡單的戲法,一種小幻術罷了。
但普通老百姓根本分辨不清。
總之,顧鳴既然已經來到了這里,就一定要把真相弄個明白。
他沒有直接去官府,既然官府都已經判了,那么給他看的卷宗肯定都是一些所謂的鐵證。
如今,想要尋找真相的話還得在民間慢慢尋訪……
之后,顧鳴擴大范圍四處打探消息,包括縣城在內。
沒想到這一探,發現這樁案子還真有點不簡單……
這案子最初是由縣衙審理的,按說楊重山乃是堂堂舉人,有功名在身,按律是不能用刑的。
但那縣令偏偏不管不顧用了刑,說什么已經向朝廷稟報過了,要廢除楊重山的功名。
果然,沒過幾天縣衙便接到了取消楊重山功名的文書。
這事激起了城中一眾士子的不滿……功名,乃是一眾士子的驕傲與榮耀,是他們多年寒窗苦讀換來的特權。
結果,如此輕易說廢就廢?
好歹也得先定罪吧?未定罪就先用刑,未定罪就先取消功名,這明顯不合律法,也讓一眾士子意識到這樁案子定有蹊蹺。
擺明了就是想快刀斬亂麻,以最快的速度結案。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本著唇寒齒寒的心理,城中一眾士子聯名上書府衙為楊重山鳴冤,要求先恢復其功名,就算要取消功名也得等案子查個水落石出。
同時還狀告新坪縣令,說其違律用刑,不配當新坪百姓的父母官云云。
聯名上書者過百,其中有幾個舉人,還有數十個秀才。再加上消息傳開之后,府衙的一些士子也為此憤憤不平,也跟著上書府衙。
如此一來,更是讓這樁案子轟動一時,連府衙的百姓也傳了個遍。
這么多士子聯名上書,府衙自然不敢怠慢。
于是乎,這樁案子最終交由府衙審理,白靈與楊重山也從縣衙大牢押送到了府衙大牢關押。
一眾士子本以為他們的努力有了回報,哪知沒過多久,在縣衙一直拒不認罪的楊重山估計是承受不住重刑,竟然認了罪畫了押。
至于白靈,早在縣衙時就遭受了慘無人道的折磨,也不知是真的認罪還是被強迫,總之已經在罪狀上按了血印。
如此一來,二人雙雙認罪,府衙當堂宣判處以死刑,待秋后處斬。
算起來,距離刑期已經不足一月。
顧鳴整理了所有的線索之后,認定這案子必有隱情。
就算楊重山與白靈有私情,想要置朱大壯于死地,但,楊重山好歹也是堂堂舉人,怎么會傻到親自給朱大壯配藥?
這不是故意伸出尾巴讓人揪么?
當然,要說這么傻的人肯定也有,但一個能考中舉人的人斷不可能這么傻。
而且楊重山的名聲在當地一向都比較好,不太可能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
經過一番打探,顧鳴找到了新坪縣城里一個名叫杜容輝的秀才。
此人乃是楊重山的同窗好友,二人一直相交甚密,經常相互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