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蓋工坊用了十多畝沙地和旱地,這余下還有八十多畝,都種豆子嗎?”豆子的產量可不低呢。
“是啊,作坊需要大量的豆子,不光是咱們種,還要去各地收,趁著價錢低,多收些屯著,作坊一旦運轉起來,明年,至遲后年,黃豆的價就得上去了。
豆腐坊她也打算做起來,反正有勞動力,放著錢不掙,不是她的風格啊。
劉安聽了安排,匆匆走了,時間不等人啊,秋天種黃豆,土地就得深耕,要保證足夠的疏松性,他要趕緊再買幾頭牛回來。
而卿娘想的更多,如果要榨油,會產生大量的豆餅,她還想建個有規模的養殖場,多養些牲口,讓整個鏈條銜接起來,哈哈哈,不想發財也難啊。啥?疫情?哈哈,姐有空間在手,那溪水就是保駕的寶!
等下次來,給田里灌點吧,也好保證這季的收成。卿娘站在莊子門口,心里默默的盤算著。
回到貢院,學子們還沒出來,府里的馬車也到了,她悄悄下了車,找了個茶館進去坐了。
“阿霜,你去看看轎子來了沒,等下別說岔了。”
去莊子的事可不能叫人知道,她也想著,找個合適的機會告訴祖父,可現在絕對不能暴露,人家會問她,買莊子的錢從何而來?
苞谷的事祖父是知道的,如果實在瞞不住,也只好往那上面說了。可那樣的話,莊子她還能保住嗎?
“嬤嬤,我還想著,在京城開個豆腐坊吧,城北買個小院子,也要不了多少銀子,有四五個人就差不多了,你覺得可行?”
“太行了啊,上次咱們買的有一家子,夫妻倆帶了一兒一女,兒女都十來歲了,還有個老爹,我問過了,他們一直都在內宅里做事的。可咱們宅子用不了那么多人,現在都去了莊子。
一家人干干凈凈的,如果回來做豆腐,應該差不了。”阿霜聽了嬤嬤的話,插了嘴:
“嬤嬤說的是不是劉嬸子一家,他們兩口過年也會上灶幫忙的,為人很老實。”
“你認識啊,做生意太老實了也不成,畢竟又不是只生產,還得做買賣呢。”這下阿霜不說話了,那家子確實很老實,老是被人欺負,所以,會不會做生意?她可不敢打包票。
卿娘在腦子里梳理著手頭的人,想著還有誰能抽出來,可想來想去,也沒個合適的。
莊子那邊是不能馬虎的,實在不行,就緩緩再說了,貪多嚼不爛說的就是自己了。
”姑娘快看,開始出人了!“守在窗子邊上的阿霜激動的喊道,說完就要下樓,少爺不知道他們在這里。
“見了瑾哥兒就先領上來吧,等人少了咱們再走,”這里是包廂,她還叫了好些點心,讓弟弟先墊墊肚子。
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姜師傅!看來是想見見文瑾,忙讓嬤嬤下去請人。
姜師傅帶著小柏,嬤嬤一下樓,這小子一眼就看見了娘,他已經進了一家私塾,因為功底不及文瑾,所以今年并沒有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