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所有人都走了,卿娘姐弟坐在外公床邊,她手里拿著藥,輕聲叫著他。
半天,外公才迷迷糊糊醒了,看了眼他們姐弟,才想起自己這是回京了,
“你們什么時候回來的,年還沒完呢,怎么就去叫人了。”
“您都不舒服了,不叫我們還有人叫嗎?瑾弟,扶外公坐起來,先吃了藥再說。”
這里面她放了瓊漿,有了那味神藥,外公不會有問題的。
“唉,外公除了你們,再也沒親人了。”
“您能想開就好,我們才是血肉相連的親人,雖然姓氏不同,可我娘是您的親生女兒。”
“是啊,當初要是給你們娘招了婿,她可能也不會那么早走吧,我還是迂腐了,總想著拉拔宗族,可忙活了半輩子,得到了什么?連爹娘和你外婆的墓都沒保住!”
外公也是獨子,卿娘記得,他還有兩個姐妹,不過,都嫁到了外地。
“您別急,慢慢說,他們將咱家的墓地外遷了嗎?”只有這一個可能,因為外公被貶,他們怕受連累,驅逐出族沒有借口,便將他家的墓遷出了祖墳。
“被遷到了荒山野嶺上,就那么草草的埋了,外公無用啊,讓爹娘和娘子都受了苦!嗬嗬。”
說著,老爺子哭了起來,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未到傷心時,當著自己的小輩他也忍不住了。
“您去了這么久,這是將墓遷回去了?”
“沒有,我出族了,現在自立一宗,跟他們斷了宗!你老祖他們的墓,我打算遷到京城,以后也方便拜祭。”
“就遷到房縣,咱們的莊子吧,那地方夠大,后面還有個小山,將他們葬到山上去,以后逢年過節也好去祭拜。”
外公聽了這話,流著淚答應了,孩子們雖然不姓楊,可跟他血脈相通,他決定了,以后這兩個孩子不拘那個生了后代,有個孩子姓楊就行,自己這家業就給他了。
“老家還有我一些祖田,以前一直給族里種著,我這次也賣了,書桌邊有個箱子,便是京城楊家的財物,你先收著,以后你們姐弟挑個孩子姓楊,這些便都是他的。”
“好,我先保管著,以后的事,以后再說吧,您放心,莊子我明兒就過戶到您的名下,叫它先姓了楊,到時候,請風水先生找好墓地,那就是咱楊家祖墳了。”
古人對這個很重視,其實,從現代來的卿娘不甚在乎,人死如燈滅唄,可這個話她不能說出口。
也不知是她的話起了作用,還是那碗加了料的藥湯,楊誼的身子頓覺輕松,肚子也餓了,叫了熱水進來,好好洗漱一番,坐在了飯桌上。
“外公,這一頓您只能吃點稀的,這是姐姐叫人熬的魚粥,可香了。”
“這么冷的天,怎么會有魚的?”外公很困惑,這是卿娘從空間拿的,放到了院里的荷塘里。
“咱們池塘里的,正好武興路過發現了。”
魚肉鮮嫩、靈氣充裕,光是材料便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補品,此時熬了粥,那香味彌漫了整個房間,不光是外公,就連文瑾也連喝了兩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