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雖然入口不算綿,可是真香啊,要是再放個一年,肯定更好喝。”這個卿娘也知道,目前廣德樓賣的都是空間出品,不知工坊的差別大不大?
“姑娘,與酒樓那種差不多,雖然不如那種醇厚,可能還是時間短了。”有這句話就成啊,哪怕經常來做個弊,也比自己釀省力。
“咱們不急著出貨,這些都先封著,我瞅著,地窖還能放個二十缸,等滿了就把門封了,小松,你看哪里合適,再挖幾個這樣的,三年后,咱們再開賣!”空間存貨還能再賣個三年!
實在沒地方放了,她可以收到空間里,反正里面足夠大。
醬坊是她今天重點要去的地方,李大柱過幾天就來了,這次押著最后一批貨,她已經跟張青說好了,以后不用再往京城送了,那邊的出產,他們可以自行銷售,張青也回了鎮北府,主持那邊的事。
醬缸不同于酒缸,它們必須要經歷太陽的洗禮,尤其是前期,每天都要揭開蓋子進行晾曬,所以,醬缸都在大場院里。一排排的,粗略數了一下,大概有上百缸了。
“小姐,您往這邊來,這些是最早入缸的,醬油已經沁出來了,您聞聞,香味可夠?”
作為工坊的頭,第一批的出品猶為重要,這幾個月的辛苦,要在這一刻接受檢驗了。
卿娘拿著碟子,先舀了一點醬油,用小指蘸了,剛剛入口,她就笑了,味道竟然比楊嶺村的更好!不用嘗了,那底下的醬也差不了,她將碟子遞給了劉松,叫他們也嘗嘗。
“這樣的有幾缸?北邊最后一批賣完,就安排往城里拉,到時候,我讓嬤嬤來,醬油加工后才能裝瓶售賣。”
這最后一步,她暫時沒打算傳出去,因為,那些香料外界不全,她那天也上山看了,花椒和桂樹長的不錯,可也沒到能剝皮的程度,所以,還得使用空間的。
“已經過了午時,飯菜都做好了,就擺在葡萄架底下,請姑娘用飯吧。”一個婆子跑過來笑著說,今天的太陽很好,坐在外面大概不錯。
工坊頭一聽都散了,劉松陪著她回到了小院,只見書香和兩個小丫頭正在擺桌,馬原也轉回來了,坐在房檐底下。
“小姐好,”那倆一見她,趕忙要行大禮,被阿霜提溜起來,令她們行了福禮。
“以后見我,這樣就行了,動不動就跪,還怎么端飯呢?”
“姑娘,今天有好幾樣野菜,比老家的還鮮亮呢。”書香知道她的口味,現在正是吃鮮的時候,桌上還有一盤餃子。
“這個是薺菜餡的,盧嫂子還放了干香菇,您快嘗嘗,剛出鍋的。”
卿娘是真餓了,她也很喜歡薺菜餃子,自從回到了京城,還一次都沒吃過呢。
“好吃,這餡調的不錯,都趕上嬤嬤了,你們也吃啊,這一大桌子,我一個人也吃不完。”
最終只有阿霜和書香陪她,那倆丫頭說啥也不敢,劉松和馬原各要了一碗餃子,端著碗坐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