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他嚴謹又專業的嘗試,麥凡發現,由這二位師傅做出來的點心,甭管是包子,面條還是饅頭……扔進去被鍋濃縮之后,產生的藥丸都會達到智力的最高現值。
這讓麥凡產生了一點點的懷疑。
然后有一天,他特意去飯店買了一份肉籠當做夜宵。
啃過了一口之后,他就全明白了。
美味!
肉籠這種東西若是做不好,那肉餡兒就會特別的干,就好像是吃柴火一樣。
口感不好,吃的人的心情也會變差。
但是這位大師傅蒸出來的肉籠呢。
咬上一口,肉油與蔥油的汁兒,順著嘴角就往下流。
這發面卷兒吸收了一部分肉汁兒,剩下的全包裹在餡兒里呢。
連皮兒帶面卷兒的啃上一口,是既不會齁又不會淡。
比包子可趁勁兒多了。
就這種手藝,麥凡可不是想盡辦法跟人師傅套近乎嗎?
一來二去的還真被他給處出了些感情,這兩位干著零時工的面點師傅,不知不覺的就將心中的擔憂給麥凡分享了。
麥凡一聽,這不是睡覺正瞅沒枕頭嗎?
現在有人直接送過來了。
然后他就將自己想要搞一個面點鋪子的想法給這兩位師傅說了。
一呢,是給人家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
二一個,麥凡還有一個做大做強的想法。
畢竟大師父出身可不是只蒸窩頭的,人家那是北派點心傳人。
這放在以后那都是瑰寶級的人物,現在被麥凡撿著了,必須要好好利用啊。
這不,接到了師徒兩個人的麥凡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啊。
他帶著兩個人來到了已經簡單裝修好的鋪面門口,給兩個人介紹起今后的安排。
現在,這間小門臉已經粉刷完畢。
透明的玻璃柜臺正擋在門臉的門口。
柜臺后面是一排排的點心架子。
不銹鋼的托盤,碼放在上面,等到面點出來了之后往盤子上一撂,外面的客人透過柜臺是看的一清二楚。
柜臺的后面直接就是操作間。
爐子,案臺,烤掛,工具,是一應俱全。
從后廚那個小門過去,走過幾米狹長的過道,就到了一處正經的住家房屋。
一進一出的兩間房子。
小的那間在最里邊,麥凡住,大的那間在外面,擺放了兩張床,一張放置雜物的柜子,給師父兩個人預備的。
這就是現在人想都難以想象的包吃住的條件。
比師父兩個人原本的員工宿舍也不差什么了。
經營鋪面的前三個月,麥凡跟師徒兩個人都說好了,每月工資按照現如今的一名普工的工資來發。
月工資30元,足夠讓這兩個單身漢過的舒舒服服了。
至于店鋪內經營的品種,先期是以符合教職員工的消費需求,能打打牙祭的品種來做的。
比如,葷素包子,肉籠火燒,蔥花大餅,各料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