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著這個速度進行下去。
等到這個星球人的整個遷徙過來。
自愿申請入伍的人數勢必會突破十萬的大關。
這是一個星域人完全沒想到的數字。
經那邊心理學家的分析,這大概是新物種依附并入后,沒有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他們要增加某方面的實力以及影響力,才能保證族群的安心與穩定。
沒有一個地方比星域的軍隊更讓人安心的了。
看來這個族群,現階段想著的是要提高自己族群的自保能力與話語權了。
這無所謂的,在龐大的星域聯盟之中,這個數量,實在是太小了。
既然地球人覺得這樣能讓他們安心……那就將這份安心給他們。
作為第一個試點,征兵處的人大筆一揮,無論申請的人是怎樣的條件,在第一輪初始這邊,一律放行。
至于分派到各個部門之后,各個部隊有什么要求,那讓他們自己測試和培訓去。
說實在的,第一輪想要篩選都篩不下去什么。
畢竟連身體殘缺都不算個事兒的星域,只需要有個腦子,就能做不少的工作了。
于是,第一批的征兵申請通過征兵點,源源不斷的地送到了分兵處這個第二個工作節點數據庫之中。
在這里,就不只有居住星上的地球人這么點的人了。
各個星球的征兵點的兵員資料,全都匯總到了總數據庫之中。
系統根據個人申請的方向以及部門,再進行下一級的二次分類。
就好比,地面作戰,星空作戰,機械維修,后勤補給,指揮作戰,科技研發,藥品研究,醫護兵,等等等等…….
根據個人申請的不同,能夠細化到幾百個甚至下面延伸出來的上千個具體的軍隊部門。
這其中自然也會有一些優先權。
比如兵員損失較多較快的,那補充的就相對多一些。
某些崗位常年沒見換過人的,那補充兵員也不會往那個方向去。
更何況,一些崗位的要求是十分的苛刻的。
不是什么條件的生物都能往那邊派遣的。
在這個階段,數據庫就會對兵員的條件進行詳細的解讀。
一般也會根據數據層面的反應,給出一個綜合素質的評估。
比如說四項基本數據,智商,大腦精神力的活躍程度,以及原有星球的科技發展水平,這些都是評估的條件。
這些層層疊疊的資料,看起來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
可是按照這條線往中間這么一過,大家的評估很快就出來了。
再分配的時候,就簡潔明了,按照劃線直接投遞了。
在地球人看不到的角落,這么龐大的計算量也許只需要幾秒鐘。
一張屬于麥凡的入伍檔案上,啪的一下,被拍上了一個H這種中性的符號。
這是對麥凡綜合素質的評估。
像是H這種數值,如果非拿地球上的某種生物的戰斗力來類比的話……
大概就相當于寵物倉鼠的數值吧。
這在邊軍之中簡直就是沒法看的數值。
可是現在,能有人就不錯了,還在乎是不是柔弱不能自理的倉鼠呢。
更何況,倉鼠不還能搬運幾個松子的嘛,人只要數量到了,總歸會有些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