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飛逝。
大唐科技的發射中心已經全面竣工,蘇鶯帶領著五百多名航天航空方面的優秀專家,制作了一艘完美的采礦飛船。
與此同時,得益于大唐重工的實力,采礦飛船才用了光學隱身,以及電磁隱身的方式,以隱身的方式徹底隱藏在太陽系中。
火箭的運載艙面積比平常的火箭大了一倍,所以不僅可以藏得下一艘采礦飛船,還可以藏得下幾顆通訊衛星。
這樣一來,就可以用發射通訊衛星的方式,從而掩人耳目,避免采礦飛船的事情暴露。
火箭發射日期,定在了十月一日的國慶節,這一天不僅僅是國慶節,還是中秋節。
雙節合并,這是舉國歡騰的一天,在白天,帝都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晚上,所有人都在家歡度中秋。
跟國內的一片欣欣向榮和熱鬧不同,外國因為經歷過了此前的小行星碎片撞擊,大量的城市化為廢墟。
所以他們在慘兮兮的重建城市的時候,也只能羨慕嫉妒恨的看著國內一片歌舞升平。
曾經高傲的洋大人都低下了自己的腦袋,曾幾何時,他們竟然有些想要放棄國籍加入華夏的想法。
所有人都在意識到,華夏似乎正在朝著千年前的那個鼎盛的時代邁步而進,而他們已經完全無力阻止了。
晚上,發射中心附近可以說是人聲鼎沸,在發射中心十公里外,聚集了大量的民眾在圍觀。
要知道這是大唐科技第一次發射火箭,這是一次未知的嘗試,同時也是民營科技企業首次發射火箭的一天。
這是非常具有歷史性的一顆。
發射中心建立在了深山中,深山周圍三公里已經全部被鏟平,成為了一片大平原。
被鏟平的泥土,都被運往了大唐科技,能用的石料都做成了液態金屬,秘密送往了太平洋深處構建“南天門計劃”的浮空城市。
另外一些毫無利用價值的泥土,也都被送往了重核聚變發電站,用作發電的原料。
此時在十公里外,全國各大知名媒體全部都架好了攝像機,準備捕捉這歷史性的一刻。
沒有來到現場的民眾們,都在家打開了電視,或者是網絡直播,實時觀看著這一次的火箭發射。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中秋和國慶,晚會什么的已經沒有什么人去觀看了,畢竟晚會年年都有,而大唐科技首次發射火箭的這一幕,可就是這一次了。
曾幾何時,在馬斯克的火箭發射的時候,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注意力,所有人都在羨慕著國外的民營企業,竟然擁有了發射火箭的能力。
然而此時國內也有一家企業奮勇直追,據說還是用“一箭多星”的模式進行發射,這不得不讓人感到心中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