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讓我們跳出來,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用來建造太空電梯的經費,我們可以做哪些更有價值的太空工程?
同步軌道高達三萬六千公里,是國際空間站的百倍以上高度,三倍的地球直徑,拋開施工和建造難度不談,簡單的做一下這個工程量的估算。
假設碳納米管的纜繩一米一噸,不算配重物也不算施工設備,單單是繩子就有三千六百萬噸的重量。
這相當于是三百六十艘十萬噸級的福特號航母,是我們“南天門”計劃的浮空城市將近一半的噸位和重量,將近一百八十艘二十萬噸級的太空戰艦“玉皇級”宇宙戰列艦的噸位。
主人,請這個時候閉上眼睛設想一下,假如你在太空中擁有了一百八十艘的“玉皇級”宇宙戰列艦組成的艦隊,這個星際艦隊以19*19的點陣位排成矩陣,碩大的艦體之間相隔300米,這可以排成一片黑壓壓的3公里*3公里的鋼鐵巨毯。
你的這個艦隊帝國指揮官,正站在由宇宙戰列艦陣列中,“南天門”計劃的宇宙城市頂峰上,看見你周圍點滿燈光的黑黝黝的鋼鐵巨艦,向城市四方延伸向宇宙深處,你會意識到你不再是一個艦隊指揮官,而是一個帝國的元首,你們已經在太空中組成了一個星際文明。
在這個時候,主人你打算指揮這個星際文明去做點什么呢?
很明顯,主人你作為一個國家元首,一個人類聯盟的靈魂人物和大領袖,你不會將這種巨大規模的艦隊拿來搭建太空電梯,而是將一個分隊開到小行星上采礦,一部分開到土衛六上采集甲烷,一部分開到近日軌道展開反光陣列,建設新的太空城。
也就是說,這180艘超級太空艦隊,已經完全可以組成一個自我維持,生長和繁殖的工業體系,它們已經完全不需要和地球保持聯系了。
舉個例子,在幾百年前發現了新大陸之后,西班牙人以為要將幾十個城市搬到美洲,才可以支撐殖民地的運轉。
但是在實際上,只需要幾千個殖民者移居到美洲,這些人就可以在新大陸上制造工具,建造城市,生兒育女。
而兩百年之后,阿美堅已經成長為了一個比西班牙還要強大幾百倍的巨無霸了,這期間基本上不需要大規模,而且持續的運輸支持。
像是遍地森林的新大陸,太空中的資源可比地球上要多萬倍和幾十萬倍。
地球的資源是非常貧瘠的,就像是升級離子引擎的相關礦產,都需要到太陽系中的各大小行星中去采集一樣。
而在太空中,物體的運輸主要是依靠慣性,還可以利用引力彈弓來借力,這種力比從地面上運輸資源上太空要省力多了。
砸太空,日照能量的密度是地球的兩倍,而且越是靠近太陽,能源就可以說得上是無窮無盡。
在小行星帶,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上,既不缺少礦產資源,更不缺少碳水資源等。
而太空電梯在建造的期間沒有產出,這個費用如果不是國家為單位來平攤的話,以我們的能力根本沒辦法一次性的建造完畢。
以我們大唐重工的工業水平,建造一艘“玉皇級”宇宙戰列艦,所花費的金額是一百億,一百八十艘戰艦的總造價才一萬八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