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禪師微笑搖頭,道:“佛門并不勸人向善。”
眾人一愣。
這似乎與佛門一向宣傳的教義不同啊……
佛門——怎會不勸人向善呢?
兩名吠陀僧人也露出注意的神色,但嘴角卻含著一絲自信的微笑。
對他們來說,佛門不過是吠陀教的手下敗將,當年那場影響整個卡蘭度的大辯論,便是以佛門慘敗而告終。
如今所有的佛學經典都已歸入吠陀,早已被研究透徹,實在想象不出佛門這遙遠的東方分支,還能有什么高明理論。
眾人也都拔高了耳朵聆聽。
“何解?”迪莎問道。
普寧禪師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兩名吠陀僧侶面面相覷。
普寧禪師解釋道:“這是旃羅華的一句儒家名言,含義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嘩——
眾人嘩然。
想不到一個佛學大師,竟然用儒學理論來作答。
“自己不喜歡的,不強加于人。可以理解。”迪莎斟酌了一下,又問:“那……‘己之所欲’呢?”
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那自己喜歡的呢?
是否就可以強加給別人?
眾人皆露出深思之色。
“當然不可以。”眾人中,段望舒柔聲代答道:“任何一件事,不管自己喜不喜歡,都不能強加給別人。這不僅僅是缺乏尊重,更是侵犯人權。”
一眾卡蘭度僧侶盡皆點頭。幾名學子也紛紛贊同。
“那善呢?”普寧禪師問道。
“無關善惡。”段望舒答道:“皆是如此。”
“若有人作惡,你也不予制止?”普寧禪師又問。
段望舒一愣,陷入沉思。
如果真的有人行兇作惡,當然要制止。
但如果這般回答,那自己之前所說——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豈不自打耳光?
這時,旁邊一直默不作聲的郭文青突然問道:“所以佛門……才推崇割肉喂鷹,削肉飼虎?這未免太放縱惡人了吧?”
迪莎也不禁好奇追問:“那中土佛門……怎么做?”
南無阿彌陀佛。
普寧禪師口宣佛號,微微一笑,道:“佛門,勸己向善。”
眾人恍然。
只見普寧禪師須眉飄飄,笑瞇瞇地解釋道:“善惡皆由心生。佛門勸己向善,便是向自己的心發誓愿——要以善行示人。若有人作惡,當以己善,化解彼惡。若能令惡人頓悟,當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惡人的功德,也是自己的功德。”
“若惡人不放下屠刀呢?”一名面色冷淡的青年冷冷問道:“殺一人,而救萬民。是惡,是善?”
“殺人,是惡;救人,是善。”普寧禪師答道:“石頭便是石頭,和尚便是和尚……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