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一件事,皆有兩面結果,善惡有報,不可互相抵消。
那冷面青年點頭領悟。
普寧禪師繼續道:“何者為佛?覺悟的人,便是佛。故,佛門不勸人,而勸己。把自己行善得到的果報,告之他人,目的是讓人自行覺悟,而非強行灌輸。自己做不到,卻要求別人去做,目的必然不純,必墜惡道。”
眾人聽得懵懵懂懂,感覺明白了什么,卻又模模糊糊,差一層窗戶紙。
“比如……”普寧禪師又倒了一杯茶水,淡淡道:“江面有船傾覆,船上有自己,婦人、兒童、老人、男子……只有一個救生圈,在你手中,你當如何?”
“救老者……”有人答道,“我國以孝道為根本,當救老者。”
“救兒童。未來的希望……”
“救女子!”林怡諾答道:“不就女人的就是渣男!”
……
風逸飛嘴角蠕動半天,也沒能說出“救自己”的話來。
這時候顯露自私本性,肯定得不到佳人青睞。
迪莎目視普寧禪師,輕聲問道:“大師覺得……該救何人?”
“南無阿彌陀佛。當救自己……”
普寧禪師的話,讓現場一片肅靜。
就連風逸飛這等自私自利的人聽了,都是滿臉震驚。
看著所有人臉上大大的問號,普寧禪師輕輕敲了面前缽盂,發出一聲清鳴,“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己一命,也是勝造七級浮屠。己安,方可救人。才是功德。而為救人而殺己,當是罪業。殺人有罪。殺己,便不是殺人了嗎?”
“這不是教人自私自利么?”郭靈卿疑惑道。
普寧禪師笑著說:“自私自利,無對無錯。損人利己,才是不當。指責他人容易,約束自己極難。佛門禪宗講究頓悟,自悟,便是讓人先約束自己,再以己度人,讓更多的人自悟。世上多少煩惱,都是只見他人卑劣,不見自己齷蹉。逢人便勸人善良的……未見得是什么好人。”
郭靈卿大徹大悟,忍不住翹起大拇指。
林怡諾問:“佛門既然如此高尚,為何還要建那么多寺廟,要那么多香火……”
——還不是為了錢財?
林怡諾話語雖然令人討厭,但卻問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普寧禪師答道:“和尚化緣,修廟,是為了世人覺悟、積累功德。爾等去寺廟所拜諸佛菩薩,其實拜的就是自己……皈依某菩薩,某位佛陀,就是學習這位菩薩佛陀的言行,期望獲得同樣的成就、同樣的果報。你施舍,是你的功德;他貪財,是他的罪業……”
“如果有一日,諸位施主覺悟了,做到了。諸位便是佛,便是菩薩。”
眾人又再次大驚。
“我們也可以成佛?”風逸飛問道。
“可以。”
段望舒瞇著眼睛,再次確認道:“人……可以成佛,豈不是……亦可成神?”
“當然。”普寧禪師不輕不重地答道。
眾人再次發出難以掩飾的驚呼,現場登時亂成一團……
楚芳君此時方才輕嘆一口氣,喃喃自語道:“怪不得我旃羅華的釋道儒三門,皆為他國教派所不容。宣揚人可成神,無疑挑戰了其他教派的底線。”
在諸多教派眼中,人就是神的仆人、羔羊,絕不可成為與神同等的存在。
段望舒聞聽后,嘆息道:“道門成仙,儒門成圣,佛門成佛……確是足夠令其他教派驚慌的了。也難怪全世界都斥責我旃羅華人沒有信仰,并暗中為敵。這從旃羅華最根本的意識形態上,便注定無法與他們共存。”
楚芳君冷嗤出聲,淡淡道:“旃羅華并非沒有信仰,只不過我們清楚——努力得不到的東西,跪拜也別想得到。佛門未在中土滅亡,不是佛門影響了中土,而是中土影響了佛門!”
說得好。
楚芳君的言論,被聽聞之人皆心中暗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