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的授九錫,已經在上午進行,晚上在大將軍府中舉行的,是相對沒有那么正式的宴席。
除了正統軍征戰的將領,以及率艦隊出海的甘寧之外,將軍府的重要文武,幾乎都已經到場。
包括……許多人都沒有見過的工部司部龐統、龐士元!
雖然龐統的相貌,比傳聞中更令人“驚詫”,但是在宴席前,龐統卻是最受“歡迎”的司部!
此時白圖還沒有入席,大家也都隨意和相熟的同僚寒暄幾句,自然也少不了想要“進步”的官吏或是士族代表,趁著這機會要和將軍府的重要幕僚走動走動。
往常這時的焦點,都是魯肅。陳宮或者陸康,這幾位司部,以及其他民部、吏部的屬官。
然而這次得知龐統也會出席之后,無數同僚和未出仕的世家代表,都開始圍著他轉!
連魯肅身邊,都清冷了幾分……
不為別的,實在是龐統手里的“項目”太多——已經主要交給戶部的鹽利且不說,現在從金陵郊外,一直排到北固山左近,這連橫阡陌的大小上百家工坊,大多都是給工部打下手的!
比如漸漸收回銅鐵之利后,工部已經壘起了煉鐵的高爐,每日萬斤以計的鐵礦石,在這里變成了鐵塊……
早期高爐煉鐵的技術含量并不高,只要明白原理,一窮二白的時候也能遍地起高爐。
技術還很基礎的時候,燃料一般是使用木炭,現代工藝則是使用焦炭——也就是煤炭干餾后的產物,焦炭相比于煤炭,含硫量低,可以避免硫與鐵反應。
當然,在城姬世界別說是煤的干餾技術,連煤都沒有,工部的高爐自然都是燒木炭的。
現在擴大生產的計劃中,會在會稽、豫章開設工廠——一是離礦近,二是離樹林近。
白圖也很無奈,多余倚靠木炭,短期內看不出什么,畢竟此時人口、工業規模就這么大點兒,但是……長此以往,對環境的破壞很大。
不過這樣“簡陋”的高爐出來的鐵,煉制速度的確令人驚詫,就仿佛當初他們看到鹽場出現鹽山時一樣驚詫,但是……質量相當一般。
因此工部外包了許多炒鋼作坊——炒鋼法,是西漢就有的技術。
名為炒“鋼”,不過炒出來的成品,其實更多的是熟鐵。
高爐煉鐵產出的低質生鐵,被一車車的運到這些民間作坊,之后承包他們的熟鐵產出,給予他們“傭金”。
僅此一項,就養活了不知道多少煉鐵作坊。
人員都是現成的……
鑄山為銅、煮海為鹽,本來就是江東的傳統技藝,就好像民間鹽場關閉之后,大量鹽工被抵債給將軍府一樣……被高爐煉鐵擠兌的毫無生存空間的煉鐵作坊,現在也只能接工部的單子糊口——也稱“打工”。
如此一來,民間煉鐵作坊的情況,幾乎也都被將軍府掌控。
想要和工部合作,就只能令工坊在工部眼里呈現“透明化”、接受監管……
曾經在江東幾乎所有世家豪族,都有參與的分食私鹽私鐵的情況,如今前者絕跡、后者也只能依附于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