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后期的時候,為了找馬騰、韓遂求援,封他們做征西將軍、鎮西將軍,不過還沒等他們領兵來長安,董卓就被呂布干掉……
后來李傕、郭汜控制朝政的時候,最初種邵等人還策劃過,引馬騰、韓遂來攻長安,解救漢帝的計劃,不過失敗了,最后還是賈詡的離間產生作用。
如今關中大大小小的“諸侯”,雙手雙腳都數不完,比城邦制還細碎。
不過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李傕、郭汜為代表的董卓遺部、舊涼州軍閥,二是馬騰、韓遂為代表的新涼州軍閥,三是楊奉為代表的黃巾系軍閥……
其中的第三方,就是當初董卓當初招降的那部分白波黃巾軍,賈詡離間的主要也是這部分將領,漢帝東歸時,大部分響應的將領都是黃巾系——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協還真應該謝謝黃巾(劉協:滾!)。
李傕等人最痛恨的,也是這部分人,不過……涼州各個軍閥,如果以游戲視角來看,如果是回合制的話,能夠看到各個部隊都是“缺糧”狀態,只要稍微走幾格,就會有軍隊因缺糧而散落的提示,故而痛不痛恨不重要,出兵不是為了搶糧那將毫無意義。
相對大戶一些的,反而是有涼州根基的新涼州派系的軍閥——涼州人也沒想到,還有能在關中炫富、炫有糧的一天……
不過黃巾派系的人也沒閑著,歷史上楊奉是投靠了徐州時的呂布。
現在呂布早就不在徐州,楊奉倒是還在關中以及周圍并州、河套等地,做個有漢官身份的賊寇。
而最近……楊奉和張燕牽上了頭。
張燕是黑山黃巾、楊奉等人是白波黃巾,黑山黃巾被袁紹打壓的只能縮在太行山南部的諸地,白波黃巾早就四分五裂,在關中“討飯”為生。
雙方這一黑一白,雖然心里早就將黃巾軍的偉大理想丟到不知哪個角落,但是有“黃巾”這點香火情牽頭,倒是有抱團取暖的傾向。
……
巴蜀與漢中,雙方繼續隔三差五的打一打,不過依舊誰也奈何不了誰。
倒是張魯的五斗米教,在漢中經營的越來越好——按說漢中此時大部分百姓,都是關中遷過去,會稀釋掉原本的信徒,不過……這亂世年景,本就是教派滋生的土壤。
而五斗米教是漢中的“官方”牽頭不說,而且入教容易,本身張魯也懂得養民的道理,對于新遷來的百姓,也極力收納、用他們開墾荒地。
除了和巴蜀過不去之外,張魯也一向不瞎折騰,待民以寬、慎殺慎刑。
能夠不瞎折騰,令漢中百姓衣食所安,這在亂世中就已經超出其他諸侯一大截。
當然,也是因為漢中的位置好,只要張魯不瞎折騰,別人也折騰不到他……
因為張魯既是太守、也是五斗米教的天師的原因,此時漢中應該是諸侯中,民眾基礎最穩固的,白圖在揚州,也只有吳郡北部金陵一帶、淮南的壽春一帶,才能有這樣的民心,在其他地方怕也要稍遜一些。
不過金陵大將軍府,可以說是建安四年最大的贏家,唯一取得了巨大戰果的諸侯,令曹操之輩,在過年時心里也咒罵著劉表廢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