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打心眼里還是想李治好好的活著,最好長命百歲!至于李顯折不折壽,關他鳥事,他兩年內完成了任務,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楊耀此時此刻表現出來的孝順,令李治甚是欣慰,心頭生出一股暖流,頭疼也稍稍減輕了些,略帶沙啞的嗓音,苦澀的道,“是太子,顯兒到了!”
虎媽冷冰冰的眼神望了楊耀一眼,一面替李治揉著頭,一面勸慰道,“圣上,是太子到了。”
“媚娘,還有其他人全退出貞觀殿。朕,有話兒與顯兒說。”
李治令眾人全退了,只留下了楊耀一人在大殿,父子單獨相對。
楊耀也不知父親單獨留下他在大殿有什么用意,只能平心靜氣的跪坐在龍榻前,等候李治的旨意。
李治平躺在床榻上,沖楊耀招了招手,令他坐在龍榻上,神色嚴肅的道,“顯兒,聽聞前日的深夜,你在東宮興奮得大喊大叫要當皇帝,還自稱朕,可有此事?!”
楊耀聽了是猛地一驚,老爸李治果然早已知曉。顯然在東宮之內有眼線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老爸頭疼在床,派去眼線的必然就是虎媽了。
看來今日的探病乃是設的鴻門宴啊!虎媽的這個坑給楊耀挖得太大了!堂堂大唐太子,在老爸病重之時,大喊大叫要當皇帝,這是迫不及待要咒老爸早死啊!就是因此廢了他太子之位,也是理所當然。
幸虧他一進大殿就裝孝子,哭得潸然淚下,更愿折壽替李治延長壽命。否則,估計,眼前還是不是太子,也是未知之數了啊!僥幸!僥幸!
虎媽告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難道虎媽真的是游戲里的奸人?這個游戲就是在坑哥啊!還玩個屁,直接認輸得了!
楊耀的背心已滲出冷汗,縱然在寒冬臘月,也浸濕了錦衣。
李治聽他遲遲不否認,也就是默認了,再次問道,“顯兒,你沒話向爺爺解釋?!”
楊耀必須回應李治的質疑,只能硬著頭皮胡編道,“爺爺,兒臣當夜是做夢夢到了祖爺爺,他托夢給兒臣,說爺爺命在須臾,大唐江山要交到兒臣肩上。兒臣自然是希望爺爺長命百歲,不想當皇帝,就在大殿里和祖爺爺爭吵了起來,結果就被祖爺爺附身了。當時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的,不是兒臣,是祖爺爺啊!”
他胡編亂造了一通,將過失全推到李世民的頭上去了。
當眾胡言亂語之事,其實是可大可小。哪個太子不想登基當皇帝,地球人都知道。
至于推給李世民,不過是給一個父子雙方都能下臺的理由罷了。
若李治沒打算懲治楊耀,這事兒就算揭過了;若李治想借題發飆,當然可以上綱上線給楊耀扣個大逆不孝的罪名。
楊耀見李治沉吟不語,又開始使出轉移視線分心**,“爺爺,兒臣在想,東宮發生的事,爺爺這么快就知曉了,顯然是有人在東宮安插眼線,向爺爺告密的吧!此人是誰?在這個關頭胡亂告密,居心叵測啊!”
李治被他反將了一軍,臉上微顯尷尬之色,更不能對他明言就是天后在監視,低了頭輕輕的咳嗽著。
楊耀反將一軍,并不是要李治供出背后指使之人就是虎媽,李治真的敢說,他也不敢聽啊!楊耀其實是在圍魏救趙,李治既然生出了愧疚之心,這個話題也該到此為止,不會再捉著說事了!
果然如楊耀所料,李治并未繼續糾纏楊耀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的事兒,轉開了話題,“顯兒,朕還聽聞,你被太子妃趕去偏殿住了?顯兒,你是不是想要仿效太宗皇帝重用長孫無忌,提拔韋氏外戚,韋玄貞等人來執掌朝政大權?!”
楊耀微微一怔,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個坑,堂堂一個大唐太子,竟被太子妃指使來指使去,憑什么管理大唐天下?
李治登基之時就是吃了外戚干政的大虧,若楊耀再想走這一條路,李治顯然會考慮他能否勝任大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