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老師,再看看小師妹,趙興盛回憶起了往日一切,他的聲音,厚重之中,帶上了一絲絲的悲戚。
他低沉的音色,宛若荒原曠野上的上古先王,慷慨悲歌,又像是大地在轟鳴,萬山回響。
“哎?”
“咦?”
“這首歌……”
臺下的觀眾們,特別是歷史系的賓客們,都瞪大眼睛。
臺上,趙興盛的老師的眼睛也猛然瞪大。
等等,這曲子是怎么回事?
在場的大部分人,都不是搞音樂的,所以對音樂的敏感度不足。
剛才聽旋律的時候,只覺得古樸大氣。
貝斯手用古音朗誦的時候,老爺子還在心里默默挑剔了一番,找到了幾處發音上的錯誤。
但此時趙興盛直接唱起來時,所有的想法,似乎都消失了!
《燕燕》是詩經里的一首。
《詩經》記載的其實并不是詩,而是歌。
或者說,詩歌本來就不分家。
《詩經》是有譜的,只是在漫長的歲月之中,早就已經佚失。
而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從古至今,幾乎每朝每代,都有人嘗試為詩經譜曲。
最近的一次,還是清朝的《欽定詩經樂譜全書》。
但這些后期譜的曲子,卻都沒有得到后世的肯定和傳承。
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哪里不對,你欽定也沒用。
本來,詩經里最多的就是各地的民歌,民歌是何等的鮮活,何等的接地氣兒,怎么是后期的官方譜曲能媲美的?
但聽到趙興盛的歌聲時,他們卻突然覺得。
這感覺……怎么那么奇怪?
就像有一塊缺失了很久的拼圖……
不知道被誰,偷偷拼上了。
這就是真正的,原裝的……
古曲《燕燕》!
盡管是迷幻電子配樂之下的古曲!
低沉的聲音,在大廳里回響,像是先王悲泣,四野同悲。
又是一段結束之后,谷小白放下笛子,手指重重砸下,接手了編鐘音色的伴奏。
而老王也回來了,他沒有彈吉他,而是敲打著打擊墊,各色的合成音效鋪墊全場,格外豐富的信息轟炸人耳,讓人應接不暇。
趙興盛拿起旁邊的MIDI呼吸控制器含在嘴里。
他左手控制彎音輪,右手在鍵盤上飛速跳躍,口中含著midi呼吸控制器,利用呼吸的輕重控制音色的變化。
三個包絡控制之下,趙興盛合成制作出來的那華麗宛若天空極光的音效,像是活過來一樣,靈動得像是漫天飛舞的光蛇,空間感極強,在現場優秀的音響之下,環繞全場,引得人下意識地抬頭,四處亂看。
而這音效,可以像管風琴那樣回響,可以像小提琴那樣顫動,可以像鼓聲那樣彈跳……
但不論這音色如何變幻,編鐘、大鼓和古琴的聲音,依然穩穩地傳來,不慍不火。
對面,磨盤草的鍵盤手的膝蓋都要碎了。
而主唱的面色,更是不好看。
兩個人互相噴:
“你看看人家,明明是主唱,連鍵盤都玩得那么好!”
“不,這是人家的鍵盤手,唱得那么好,你身為主唱不羞愧嗎?”
州鳩樂隊完全不知道對面撕起來了,老王手指重重敲下。
“咔嚓!咔嚓!咔嚓!”連續三聲雷響,一聲比一聲響,一聲比一聲嚇人,宛若天君震怒,大地回鳴。
然后“嘩……”采樣的雨聲響起。
“嘩……呼……”
預存的采樣音色,狂風呼嘯,電閃雷鳴,大雨傾盆。
全場栗然。
就在此時,谷小白昂起頭:“燕燕于飛,下上其音↗”
一只雨燕,穿云而過!
標志性的高亢嗓音,瞬間炸滿全場。
這,才是真·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