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嗷嗷嗷嗷……”
臺下瘋狂尖叫。
這首歌唱到這里,已經不只是唱歌了。
舞臺表演的魅力,被發揮到了極致。
感染力max!
但變故就在此時發生了。
谷小白腦袋上的頭冠,雖然不能對他產生什么壓力,但是它上部的枝杈實在是太大了,偏沉!
這么向后一仰,谷小白頭上的頭冠,竟然直接向后倒去,落到地上。
剎那間,七八只小黃鳥散落一地。
“啊啊啊!”臺下,驚叫聲響起。
可憐的小黃鳥!
啊啊啊啊,頭冠掉了,是不是就可以看到大樹的真面目了?
臺下,鴻總和烈總嚇得一頭大汗。
他們擔心谷小白也從馬上掉下來,也擔心谷小白真的露餡了。
鴻總把身上的黑西裝一脫,就想要沖上臺去。
就在此時,白馬照夜四蹄落地。
所有人都向它的背上看去。
“嘩!”一聲驚呼。
頭冠脫落,但谷小白并沒有露出真面目。
相反,不知道什么時候,他的腦袋上,竟然又出現了一只頭盔。
細密宛若魚鱗拼綴的札甲盔,包裹了他的大半個頭部,只留下了正面沒有被包裹起來。
可正面卻依然看不到他的臉,他的面部,像是被籠罩了一片無盡的黑暗之中。
二重假面!
關鍵時刻,谷小白直接利用這個系統獎勵的物品,具象出來了自己在夢境之中,曾經戴過的頭盔。
某種超越時空的力量,從谷小白的面部向后蔓延,瞬間將他的面部包裹了起來,在后腦勺閉合。
而頭盔之后,兩只潔白的三尺長羽,伸展開來,如同兩只羽翼,左右張開。
羽林軍!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注)
羽林者,為國羽翼,如林之盛!
若擱在現代,羽林軍大概是三軍儀仗隊+特種兵王+青年指戰員的結合,精銳中的精銳。
而臺上的谷小白,他不是隨驃騎戰漁陽的羽林軍,他就是驃騎將軍本驃!
這一刻,谷小白騎馬傲立臺上,俯瞰臺下。
若說剛才縱馬全場,是少年意氣,肆意狂放。
此時的他峙如山岳,威武而不可侵犯。
一人一馬,傲立那里,就已經讓全場栗然,一片寂靜。
間奏結束,第二遍主歌起。
這一次,谷小白拖了小半個拍,這才抬起話筒,放在了面前。
“我此生豪俠……”
歌聲一起,臺下的安靜就又被打破了。
谷小白的發聲方式,變了。
不再是剛才的氣泡音、半閉合、假聲帶模擬出來的煙嗓。
而是回到了大樹最擅長的嘶吼唱腔。
而刻意控制的拖拍,更制造了一種凝重、沉重的感覺。
如果說第一遍,唱歌的是一名少年輕狂,走馬天下,終于抱得美人歸的游俠兒。
那么這第二遍,唱的就是少年歸家,發現家國有難,父兄已慷慨捐軀,繼承了父兄遺志,穿上戎裝,化身征戰沙場的將軍。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注:這是少年行四首中的一句,不過沒有被谷小白寫入歌詞。羽林軍是漢武帝成立的,但霍去病時還沒有成立,原詩有時間上的錯位;“負羽”這種戎裝著裝規范,卻是春秋戰國時就已經有了,應該是軍隊中的長官閱兵時穿戴,又或者軍陣中的傳令兵,方便識別身份,其實是背在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