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什么?”
“什么歌?”
“我要聽《燕燕》!”
“流浪記!流浪記!”
下方,許多人都抬起頭來,大聲喊著。
“這首歌,大家一定會唱,而且一定很喜歡,請大家跟我一起唱好嗎?”
“好!”臺下的所有人,都跟著叫了起來。
不過,會是什么歌呢?
谷小白說完之后,和自己的同學們對望一眼,低下頭,兩只手在鍵盤上重重按下。
頓時,熟悉的旋律響起來。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
割斷我們長衫拋卻我們浪漫……”(注)
谷小白高亢,自帶豐富泛音的聲音起,像是有一道閃電,貫穿了天空。
現場所有的人,都覺得激靈靈一下,一股顫栗感,從尾椎升了起來。
《蘭大校歌》!
竟然是我們的校歌!
原來……我們的校歌,也這么好聽!
這首歌,是谷小白他們在來的車上商量好的,開場第一首歌。
此時此刻,谷小白彈著琴,模擬出來了激昂的管樂音色,旁邊楊以漢抱著一把吉他,幫谷小白伴奏。
寢室里其他人,不像谷小白學新歌那么快,不過楊以漢也會樂器,當初周先庭高中的時候打算學樂器,最終覺得手疼學了尤克里里。但楊以漢為了勾搭小姐姐,以極大的毅力堅持了下來。
當然,最終也沒有勾搭到小姐姐,這是一部血淚史……
但這一刻,楊以漢卻覺得,自己的吉他沒有白學!
他湊在了面前的麥克風上,大聲跟著唱著:
“大時代的使命奔臨在眼前。
大踏步沖出潼關,
看一片漫天的烽煙。
僅憑舌尖怎能掃蕩那兇焰,
揮起鐵拳才能還我河山。”
下方,無數的學子,也跟著高唱著。
在唱到了“揮起鐵拳”的時候,無數人還舉起了拳頭。
到了“還我河山”的時候,更是發出了咆哮一般的怒吼。
蘭大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學,而這首校歌寫于1938年,正是抗日戰爭時期。
眼看就要國破家亡,蘭大的學子們割斷長袍,拋卻浪漫,咬緊牙關,揮起鐵拳!
看淡烽煙彌漫,蕩盡敵寇兇焰!
谷小白站在臺上,越唱越心潮澎湃,胸腔中似乎有一股火焰。
這不是《東山謠》,但它的歌詞里卻有一股同樣的氣勢!
不同的歌詞,同樣的豪邁!
這,才是華夏學子們,共同的擔當!
站在這里,唱著這首歌,谷小白突然覺得,自己并不是來巡演。
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地盤。
和這些學子們,有著共同的呼吸,共同的回憶。
是如此的親切。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遲延,
搗碎我們花冠停止我們歌筵。
大時代的擔子緊壓在兩肩。
乘長風沖上青天,望一眼卷世的狂瀾。
僅憑筆尖弱小怎能保全,
拼著血汗大同實現何難。”
谷小白高亢的嗓音,在蘭大校園上方回蕩,下方,所有的學生們,聲音匯聚成一道洪流。
那是一股力量,一股可以改天換地的力量!
從上百年前一直流淌到了現在,然后從地下奔涌出來,直上九天。
更多的人被歌聲吸引了過來,他們站在路邊,抬頭看著站在二樓平臺上的谷小白,大聲跟著唱,忘情的唱。
一首歌唱完,谷小白走到臺前,俯瞰下方:
“你好,蘭大。”
“你好,小白!!!!!!”下方,無數的學子,瘋狂回應。
(注:這首歌是蘭州大學的校歌,曲子是典型的時代曲,現在聽并不好聽了,但是這種精氣神,還是無法抹去……不知道有沒有蘭州大學的讀者,借用了歌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