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一手王炸,就在旁邊笑笑不說話,想炸誰就炸誰!
這小日子,過得真舒心啊……
作為CEO,蘇勝輝有點無奈,現在這個時候,不是互相推諉,推責任的時候,現在最重要的,是趕快把策略商量出來。
“好了好了,先別說這個了,咱們大家把所有的電影都分析一遍,然后看看年前能用到的宣傳策略,都用上。一東這次也上春晚,能不能唱《天空之下》?”
旁邊,外聯部門的人嘆口氣,道:“不行,一東這次上春晚,是和其他幾名歌手唱一首合家歡的歌。”
“那谷小白呢?我聽說谷小白也上春晚,他唱什么?”
“我這邊得到的消息,是他唱……三首歌。”
“三首?這么多?”蘇勝輝瞪大眼。
“是,我聽說前段時間鐘鼓樓試鐘結束之后,春晚導演就調整了一下節目單,加大了東城分會場的份量……”
“就算如此,三首歌也太夸張了吧。”
“誰讓人家是谷小白呢……”
是啊,誰讓人家是谷小白呢?
天才學者、天才歌手、天才歷史學家、天才音樂家……
滿身寫著的都是“正腦袋”,“人生榜樣”。
最關鍵的,還是人家的實力,能撐起來這么三首歌。
不說別的,光一個鐘鼓之琴,就足以讓他傲立群雄之上了。
各種電視節目,包括央媒,對“鐘鼓之琴”連篇累牘的報道,已經上升到了文化創新之類的高度上了。
蘇勝輝苦笑,這待遇……已經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了。
“是哪三首?該不會唱《一百天》吧。”
“不知道……導演組好像還在和谷小白商量,意思是讓他自己定,不過應該不會有《一百天》,這種歌不適合春晚……”
春晚雖然是全國收視率最高的晚會,但其藝術檔次真的是……一言難盡。
畢竟它的受眾是普通大眾,而國內看春晚最多的,還是城鄉中老年人。
“導演組和谷小白商量?”
這什么級別的大牌?
現場一片寂靜。
大家都一臉的無奈。
一名高管低頭,在手機上查了查,然后把手機亮了出來:“你們自己看吧……”
網絡上,又是鋪天蓋地的消息。
熱搜第一條:“谷小白攜鐘鼓之琴上春晚,連唱三首歌!”
“谷小白要上春晚,今年的春晚終于有看點了!”
“內部計劃曝光,春晚東城分會場節目時長約半小時,其中谷小白要出場22分鐘!唱歌、跳舞、伴奏……”
“目前內部曝光資料,谷小白將會現場演奏鐘鼓之琴、笛子,表演刀舞、傲嬌舞、貓爪舞……”
“根據節目單,除了谷小白之外,很可能306、士子舞團也將會一起上場……”
看那些鋪天蓋地的消息,蘇勝輝他們目瞪口呆。
“不是吧,這消息真的假的?怎么可能那么多節目?”
“一個人上臺22分鐘?雖然有可能是在后臺的,但是也不能這么夸張。”
“這種待遇,谷一阿姨還是本山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