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了他!”
鄭和努力安撫了半天將官們,這才讓人把使者們帶了過來。
谷小白沒有留在船艙里,他走到了甲板上,看向了前方的陸地。
旁邊,一名士兵走了過來,跟在他身邊,默默保護著他。
谷小白看了他一眼,疑惑道:“咦,以前那個呢?”
那個從風暴之前,只要他走出船樓,就一直跟著他保護他,恨不得他上廁所都要跟著去的士兵呢?
“他……他之前隨隊上岸搬運貨物,然后……”那士兵低頭道。
那一瞬間,谷小白整個人僵在那里。
他閉上眼,長長嘆了一口氣。
他還記得,在風暴之中,是那名士兵緊緊抓住他,不讓他被風浪吹走。
他還記得,不論他怎么說,那士兵都亦步亦趨跟著他,說那是鄭和的命令。
他很煩鄭和把他當小孩子看,也很煩那士兵的盡忠職守,沒少給他白眼。
但此時此刻,那士兵已經不在了。
他甚至,都沒問過那名士兵的名字。
有些時候,一些你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突然就不在了。
你都不知道該如何去緬懷。
可這一切,都沒有意義。
因為他知道鄭和會怎么做。
鄭和此行,是為了傳播大明威名,構建南洋的政治生態,同時也是為了宣示和平。
早在幾十年前,朱元璋就曾經編訂《皇明祖訓》,告誡自己的子孫后代,絕對不得“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自古以來,中國就是愛好和平的文明,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總是會一而再,再而三給人機會。
以大明國力,滅爪哇國,易如反掌。
正如滅安南一般。
如果鄭和真的要開戰,谷小白也不介意讓這個時代的人見識一下什么叫做絕代軍神,什么叫鐘君之怒。
但如果大明真的滅了爪哇國,恐怕接下來所到之處,人人自危,又如何讓其他國家誠心臣服,萬國來朝?
鄭和又如何達成他的使命?
可以想見,這一天,那174個人,毫無意義地死在了這陌生的土地上。
而正如將官們所說,這些西王的部屬,難道認不出明軍的服飾嗎?
并不是。
只是因為島國寡民,無知狂妄。
而現在,看到了鄭和那無敵的艦隊,西王又怕了,都不敢自己前來,只是派了使者前來求饒。
如果鄭和只是單身前來,或者只有幾艘船的話,恐怕現在都已經被西王的人殺光了。
反正死無對證。
谷小白相通此節,只覺得荒謬又可笑。
在見到這支艦隊之前,恐怕爪哇西王,對大明的實力,一無所知。
他們只知道大明強大,是遠方需要進貢朝拜的大國,但現在,他們才知道強大兩個字,該如何寫。
許久之后,使者離開了,鄭和走到了谷小白的身后,想要說什么,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說。